[实用新型]一种作业车工作臂机械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01237821.6 | 申请日: | 2001-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5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蔡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机电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0P1/48 | 分类号: | B60P1/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车工 机械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机构,尤其是作业车工作臂的机械机构。
目前,高空作业车是国内广泛使用的一种专用车辆,现有的折叠臂高空作业车工作臂结构形式及动作原理是:在图二中,上工作臂(2)与下工作臂(3)由变幅油缸(4)支撑,相交于交接臂头(1),夹角为α,下工作臂(3)俯仰动作发生角度变化时,α=α1,上工作臂即从水平位置即变成了倾斜的状态,在工作时,要使上工作臂(2)及工作斗达到原来需要的状态,必须反复操作,不断调整下工作臂及上工作臂的位置状态,这即会造成动作复杂,不易操作,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作业车工作臂机械机构,在下工作臂发生角度变化时,上工作臂与下工作臂的夹角β也跟着同步变化,使上工作臂始终保持原有的角度状态,不需要反复进行调整,这样既动作简单,操作容易,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变幅油缸(4)的下支点改为同工作臂头(1)活动铰连接,把下工作臂(3)同工作臂头(1)改为活动铰接,并取等长于下工作臂(3)的一根金属拉杆(5),一端同工作臂头(1)活动铰连接,另一端同工作臂安装转台(6)活动铰连接,并且让此拉杆(5)平行于下工作臂(3),并同下工作臂拉开一个间距,使它们的铰接点:AB平行于CD,ABDC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当下工作臂(3)俯仰动作时,在变幅油缸(4)不动作的情况下,工作臂头(1)及上工作臂(2)与水平的交角γ始终没有任何变化,γ1始终等于γ。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即可达到动作简单,操作容易及提高工效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一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动态图;
图二为现有有作业车工作臂结构原理及动态图;
图中,1.铰接臂头2.上工作臂3.下工作臂4.变幅油缸5.平衡拉杆6.工作臂安装转台7.工作斗A.下工作臂与工作臂安装转台铰点B.平衡拉杆与工作臂安装转台铰点C.工作臂与工作臂头铰点D.平衡拉杆与工作臂头铰点
在图一中,变幅油缸(4)上部与上工作臂(2)连接,下部与工作臂头(1)铰连接,上工作臂(2)与下工作臂(3)的夹角为β,当下工作臂下落到水平位置时,β角逐渐变小直至为0,此时上工作臂平行于下工作臂,铰接臂头(1)与水平的交角始终没有变动,γ1等于γ,这是因为AC等于BD,AB等于CD并AC平行于BD,ABDC为一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在变幅油缸不动作的前提下,上工作臂与水平的交角始终没有变化,在图二中则不然,变幅油缸(4)上部与上工作臂铰连接,下部与下工作臂铰连接,在变幅油缸不动作的前提下,下工作臂下落时,上、下工作臂之间的交角α及α1没有变化,上工作臂与水平的交角却随着下工作臂的下落同步在变动,要想不让工作臂及工作斗变化,只有不断反复进行调节,因此操作比较复杂,工效也得不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机电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7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