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酒矛无效
申请号: | 01236908.X | 申请日: | 2001-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8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B65D47/00 | 分类号: | B65D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勤 |
地址: | 25041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啤酒容器的注酒器具,特别涉及塑料内胆啤酒保鲜桶的酒矛。
随着鲜啤酒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啤酒桶也被大量的使用,现在市场的啤酒容器的注酒器具,由啤酒分配器和酒矛配套组成,它们均是按照国际上通用标准要求的部件制成,酒矛的结构包括有护套、吸酒管、密封垫圈和弹簧等,考虑到材料的结合问题酒矛的护套一般应与容器的内胆的材料相同,目前有不锈钢和塑料制成的注酒器具。不锈钢酒矛虽然密封性较好,但由于其材料成本高,加工工序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另外无法适用在塑料内胆的啤酒筒上。为了节约成本,目前国内大多数采用塑料内胆啤酒保鲜桶,塑料酒矛也随之产生,由于塑料本身的强度问题,使护套和吸酒管的连接成为问题,如ZL96227340.6号增加了定位盘给予了解决,也与塑料内胆啤酒保鲜桶的接触密封较好,且其用件较多、结构较复杂,但因无进气口,其中的啤酒难以排净,造成了酒的浪费和重注酒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与塑料内胆啤酒保鲜桶配套的酒矛,它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酒矛内不易存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采用国际通用不锈钢酒矛基本结构,在酒矛的护套和吸酒管的连接上使用塑料特有的螺纹连接,即达到了使酒矛体和吸酒管之间的定位,又通过密封圈和压缩弹簧压紧吸酒口。为了便于酒桶内啤酒的下排放,在吸酒管上顶部的中心设有一个上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酒矛包括护套、吸酒管、弹簧、密封垫,其特征在于护套与盖板连成一体,在吸酒管底部外设有压簧板,该板与护套为螺纹连接,在吸酒管上顶部的中心设有一个上进气口,其上装有放气阀,在吸酒管下部设有啤酒消沫管插口,在压簧板上设有贯通孔,以方便存在酒矛腔内的啤酒于流到啤酒桶内。
本实用新型可与通用啤酒分配器对接吸入啤酒,将护套和吸酒管之间的卡紧连接用螺纹连接卡紧所替代,其成本只是不锈钢酒矛的约十分之一:与已有的塑料酒矛相比,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更为简便;且其密封性好,其中的啤酒易于排放干净,可减少酒的浪费和重注酒的困难。
下面结合附图并以其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各零件的分离状态图。
图中:1是护套、2是盖板、3是吸酒口密封垫、4是不锈钢弹簧、5是吸酒管、6是吸酒口、7是上进气口、8是支撑盘、9是压簧板、10是啤酒消沫管、11是放气阀、12是密封垫、13是啤酒消沫管插接口、14是吸酒管的过酒口、15是护套与压簧板的连接螺纹、16是护套与酒桶内胆的连接螺纹、17是压簧板的上下贯通孔。
在图中,酒矛的护套1与盖板2为固定连成一体,既为一次注塑而成,在护套1的下部设有螺纹6,在盖板2的中间是一吸酒口6。
在吸酒管5外有压簧板9,吸酒管5与压簧板9连成一体,可为一次注塑而成或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压簧板9与护套1的连接处设有相对应的螺纹15;在吸酒管5的侧壁上设有过酒口14,在压簧板9上设有上下贯通孔17,该孔17的上部敞口应位于压簧板9与护套1组成的酒矛腔内的最低点。
当吸酒管5与压簧板9螺纹连接时,该螺纹的走向与螺纹15的走向相对应,既应能保证旋动压簧板9与护套1的进退时,在吸酒管5吸酒管5不动时,吸酒管5与压簧板9也相同的进退。
不锈钢压缩弹簧4、支撑盘8和密封垫3均套在吸酒管5外,其下部顶在压簧板9上,其上部通过支撑盘8向上顶着吸酒口密封垫3。
当组装本实用新型时,是将护套1与压簧板9的连接螺纹15旋紧,压簧板9通过不锈钢压缩弹簧4向上顶压支撑盘8,吸酒口密封垫3变形后挤在上盖板2和吸酒管5间的吸酒口6中。
为了便于酒桶内啤酒的下排放,在吸酒管5上顶部的中心设有一个上进气口7,在该进气口7中装有放气阀11。
在吸酒管5下设有一啤酒消沫管10的插接口13,该口内腔的轴线与吸酒管5相同。
在护套1外侧还设有与啤酒桶内胆相扣和时的密封垫12
本实用新型护套1和吸酒管5为塑料一次注塑而成,密封垫3和密封垫12为弹性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69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