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5733.2 | 申请日: | 200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坤;夏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4 | 分类号: | H01L23/34;H05K7/20;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便于包装运输、安装便捷、扣持稳固且成本低廉的散热装置。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组件的频率及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高频高速将使电子组件产生的热量愈来愈多,温度也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电子组件运行时的稳定性,为了确保电子组件能正常运作,必须及时排出电子组件所产生的大量热量。
业界当前是将一由散热体、风扇及扣具所组成的散热装置装设在发热电子组件上,以达到散热目的,其中,该散热装置在与发热电子组件结合时,是借助扣具将散热体固定在发热电子组件上以便将热量充分地散发出去。但是,这种散热装置,由于它的散热体与扣具彼此分离,在包装、运输过程中要分开处理,因此将占用较大的贮存空间且便利性不足,另外,在操作使用过程中,该扣具极可能左右颠倒错误装设,致使该散热体无法紧密贴合在发热电子组件上从而影响散热效果。
为了改善上述缺点,业界利用一种弹性金属夹片来将扣具预先定位到散热体上。但是,这种弹性金属夹片较难制造且通常需要借助专用治具及设备才能完成组装,所以安装复杂且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包装运输、安装便捷、扣持稳固且成本低廉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体、一扣具及一固定装置。该散热体具有一基座及从该基座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鳍片,且在大致位于中央相邻两散热鳍片的外侧适当位置处分别朝外对称设有一倒钩。该扣具是由一圆形金属条弯折而成的,在它的大致中央位置处弯折形成一用来抵顶散热体的水平抵压部。该固定装置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具有一基体、二侧臂、二按压部、二扣臂及二扣钩,其中,该基体底部形成一用来抵住扣具抵压部的弧形压触面,以便将该扣具预先定位在散热体上,并防止该扣具从散热体上掉落;该二侧臂分别从基体的顶部两侧向上略朝外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的散热鳍片高度配合;该二按压部分别自该二侧臂的顶部水平朝外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的散热鳍片宽度配合;该二扣臂分别自该二按压部的水平延伸末端向下弧状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的散热鳍片高度配合;该二扣钩分别从该二扣臂的底部朝内突伸而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具有便于包装运输、安装便捷、扣持稳固的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主要包括一固定装置10、一扣具20及一散热体30。其中,该散热体30包括一基座301及从该基座301向上延伸形成的若干散热鳍片302,在大致位于中央的相邻两散热鳍片302的外侧适当位置处分别朝外对称设有一用来与固定装置10配合以便将扣具20预先定位在散热体30上的倒钩303。该扣具20是由一圆形金属条弯折而成的,在它的大致中央位置处弯折形成一用来抵顶散热体30的水平抵压部201。
该固定装置10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它具有一基体101、二侧臂103、二按压部104、二扣臂105及二扣钩106。其中,该基体101的底部形成一用来抵住扣具20抵压部201的弧形压触面102,以便将该扣具20预先定位在散热体30上,并防止该扣具20从散热体30上掉落;该二侧臂103分别从基体101的顶部两侧向上略朝外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30的散热鳍片302高度配合;该二按压部104分别自该二侧臂103的顶部水平朝外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30的散热鳍片302宽度配合;该二扣臂105分别自该二按压部104的水平延伸末端向下弧状延伸而成,其延伸长度与散热体30的散热鳍片302高度配合;从该二扣臂105的底部朝内突伸出二个用来勾扣散热体30散热鳍片302上的倒钩303以便将该扣具20预先定位在散热体30上的扣钩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可调式扫帚
- 下一篇:环保组合式保险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