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配药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5425.2 | 申请日: | 200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少茹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J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刘润愚 |
地址: | 510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配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用配药装置,属于将介质液进行配比的辅助设备。
输液配药是临床治疗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地使用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在临床输液配药过程中,通常用注射器进行。使用普通针头进行配液时,医护人员须依次完成(1)从输液瓶内抽取适量液体;(2)从安瓿内吸出药液;(3)向输液瓶内注入药液三步程序。当配药量大时,需多次重复上述程序。不仅使输液配药工作费时费力,增大护士的劳动强度,而且当注射器活塞杆拉出较长距离时,往往因空气不洁及手接触活塞杆外周而容易造成污染,特别是在以普通针头多次重复刺扎输液瓶胶塞时,极易使胶塞屑末进入输液瓶内,会污染输液。针对上述情况,中国专利ZL95209912(公告号CN22583997)、ZL96194209(公告号CN1185747)、ZL99221974 (公告号CN2389674)、ZL99220183(公告CN2360081)分别公开了一种输液配药装置,但这几种结构的输液配药装置都只能完成上述程序,其机械化程度不高,要完成一个完整的输液配药过程必须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的更换针头、注射器和重新插置等动作,其操作的劳动强度还比较大,如果多次的重复刺扎输液瓶和安瓿的瓶塞,极易将胶塞屑末进入输液瓶内以及针头因较长时间暴露在外与不洁空气接触而造成多重污染,影响药液的无菌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更方便、可靠地进行粉剂稀释与回吸的输液配药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负压源、负压瓶、若干导气管和若干导液管,其中负压瓶通过导气管和负压源连接,其特征在于导液管两端分别设有呈T形的双针四通接头,该双针四通接头包括与导液管连接的锥装端、与负压瓶导气管连接的导气端、与配液瓶或原料瓶连接的双针头,其中两双针四通接头的双针分别插入配液瓶和原料瓶中,负压瓶的导气管与连接配液瓶的双针四通接头的导气端连接。
其中根据实际需要,如只需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将安瓿中的水剂抽到输液瓶中的吸药功能,上述导液管也可以是一端与其针头之间设有带刻度计的漏斗,其另一端设有药滤网,导气管一端设有带开合盖塞的可与负压瓶出口管相连接的直通接头,其另一端设有带药滤网的针头。
为进一步保证输液介质的干净,有效避免杂质进入输液瓶中,上述导液管与双针四通接头之间设有药滤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带双针四通接头的导液管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成整个配药系统后,可进行粉剂的吸配药,只需通过简单的更换吸气导管插在配液瓶和原料瓶之间导液管上的双针四通接头的连接位置就能方便、可靠地将原料瓶(输液瓶)中介质输送到配液瓶(密闭式安瓿)中稀释粉剂或再将原料瓶(密闭式安瓿)中溶解稀释后的药液回抽到配液瓶(输液瓶)中,操作简单方便、劳动强度低,特别是能有效地减少重复刺扎输液瓶和密闭式安瓿瓶塞而引起的胶屑进入输液瓶中,和繁忙时人手操作注射器污染等造成的多重污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成本低,实用性强。
以下结构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1的另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2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少茹,未经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高少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4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净水器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冷温血灌注心肌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