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碾式粉磨机无效
申请号: | 01235127.X | 申请日: | 2001-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0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郭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民生;殷作良;郭亦如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碾式粉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应用滚子与盘联合动作的碾磨元件进行粉碎的粉磨机,特别涉及浮碾式粉磨机。
众所周知,通用的粉磨设备普遍存在着效率低、能耗高、钢耗大等问题,八十年代末,出现了一种离心粉磨机,如专利公告号CN2291209Y也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粉碎装置”,它有一个给料斗和套在主轴上旋转的磨盘,在磨盘上有研磨体以及和研磨体相互作用的磨衬,该结构的研磨体与磨盘接触部分直接摩擦易发生磨损,磨损后就要整个磨盘更换,每次维护均要解体机壳主轴,非常不便,同时更换整个磨盘成本也高,上述结构的给料部分是将矿料从侧面进料口进料,进料速度不易掌握控制,易造成矿料起拱堵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碾式粉磨机,能解决磨盘易磨损的问题,可降低生产成本,且维护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进料起拱堵料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作出下述改进:一种浮碾式粉磨机包括一个给料斗和套在主轴上旋转的磨盘,在磨盘边缘上有数个弧面凹槽,每个弧面凹槽上放置一个能被凹槽所能容纳的几何回转体研磨体,以及和研磨体相互作用的磨衬,在磨盘边缘的弧面凹槽周壁设置可拆换的侧支承,弧面凹槽底部开有通孔及卡槽,卡槽可卡住上述侧支承,通孔上也置有一个可更换支承,该支承上托槽内的研磨体,下压另一层磨盘的研磨体,同时还锁紧可拆换的侧支承。
本实用新型在给料斗上也做了改进,将给料斗做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有一个倒方形棱台状漏斗,下部分有一个上下错位开口的矩形空腔,该空腔上开口接倒方形棱台漏斗底部,下开口通粉磨机腔体,该矩形空腔底板部为一块向下倾斜成一个安息角的钢板。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研磨体与磨盘之间增加了支承,使用时仅仅是研磨体与支承发生摩擦,支承与研磨体又是互锁结构,一旦支承或研磨体磨损,只在打开机壳衬套门拿出研磨体,就可以依次将所有支承拿出更换,无需紧固件,该结构的造价是整过磨盘造价的四分之一,拆装此支承也比拆装整个磨盘简单得多,可实现维护方便,节约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进料斗上设置安息角,进料时靠机体的固有振动徐徐均匀进料,避免了进急料起拱堵料。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磨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磨盘组合图;
图4为图2、图3所述磨盘上的支承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6为进料斗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台FNM-40型浮碾式粉磨机包括一个给料斗2和套在主轴1上旋转的磨盘5,驱动电机为11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磨盘边缘上有四个弧面凹槽,每个弧面凹槽上放置一个能被凹槽所能容纳的圆饼4以及和圆饼相互作用的“L”型衬板3,在磨盘边缘的每个弧面凹槽周壁放有两块半圆形支承6,弧面凹槽底部开有通孔及卡槽,卡槽可卡住半圆形支承6,通孔上也放置一个“丁”字形支承7,该支承通过卡槽与支承6、圆饼4成互锁结构,支承7上托圆饼4,下压另一层磨盘圆饼,同时锁住两块半圆支承6,本实施例的进料斗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一个倒方形棱台状漏斗9,下部分为一个上下错位开口的矩形空腔8,该空腔的底板部10为一块向下开口方向倾斜成30°的安息角钢板;本实施例只要打开衬板3拿下圆饼4就可以轻松拿下支承7,从而支承6也顺着卡槽拿出实现了更换维护方便之目的;另一点本实施例的进料斗中的矩形空腔部分底部的斜板由于设备自身运转振动,对矿料传送有缓冲推动作用,不至于象传统进料斗进料时急时缓极易堵塞进料口,可以预计该产品投入市场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1,机型为FNM-30,有区别的是:本实施例仅使用四块半圆形支承6,分别装在四个弧面凹槽的右侧;电动机转向为顺时针方向,本例可减少使用易耗件支承6起到降低设备成本的效果,且在进料斗的安息角边改为10°,该机适用碎大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同实施1,机型为FNM-39,有区别的是:本实施例使用半圆形支承6,也是每个弧面凹槽放一块支承6,该支承形状为一个内壁可容纳圆饼4的圆弧面,外壁为六棱柱形筒体,且沿轴向剖切的一部分,该支承底部有一个定位锁止圆孔,“丁”字型支承7就插在此孔上与磨盘锁定;上述支承6的棱柱形状可使支承卡在弧面凹槽内工作时不致转动磨损弧面凹槽,检修更换此支承时,也只要打开机壳衬板3拿下圆饼4,拨出支承7就可将该支承拿下,本例位于进料斗的底板安息角为45°。该机适用碎细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大致同实施例3,机型为FNM-36,区别的是:位于进料斗的底板安息角调整为15°,该机适用碎中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民生;殷作良;郭亦如,未经曾民生;殷作良;郭亦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5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造型机液压系统主机速度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碾米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