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溶晶的套管无效
申请号: | 01234871.6 | 申请日: | 200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跃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中元 |
地址: | 41013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套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流体的夹层管,具体是指一种自动溶晶的套管。
我们知道,进出热交换器的管道输送着温度不同、浓度不同的流体,热交换器外的管道较长,如果管道发生结晶,无法自动溶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显著的一种自动溶晶的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在热交换器两端的浓液(或稀液)管外均包有一稀液(或浓液)套管,用连接管将稀液(或浓液)侧与稀液(或浓液)套管连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生器,2-连接管,3-浓液管温度传感器,4-稀液套管,5-浓液管,6-稀液侧,7-浓液侧,8-热交换器,9-溶液泵,10-稀液管,11-吸收器,12-冷却水泵,13-吸收器热交换管,14-浓液出管,15-发生器温度传感器,16-来自另一个发生器的浓溶液管,17-电脑。
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在热交换器(8)两端的浓液管(5)外均包有一稀液套管(4),用连接管(2)将稀液侧(6)与稀液套管(4)连通。
其连接关系是,发生器(1)的浓液层装有一发生器温度传感器(15),在热交换高温区或发生器(1)至热交换器(8)之间的浓液管(5)上装有浓液管温度传感器(3)。热交换器(8)内浓液侧(7)两端连通的浓液管(5),其一端通过浓液管温传感器(3)与发生器(1)的浓液层连通,另一端与吸收器(11)的浓溶液出管(14)连通,其浓液管(5)外包有稀液套管(4),其距热水器(8)近端的稀液套管(4)用连接管(2)与稀液侧(6)连通,距热水器(8)远端的稀液套管(4)分别用连接管(2)、稀液管(10)与发生器(1)和吸收器(11)连通,电脑(17)连通冷却水泵(12),发生器温度传感器(15)及浓液管温传感器(3)。
其工作方式是,发生器(1)的高温浓溶液,经浓液管温度传感器(3)、浓液管(5)入管进入热交换器(8)的浓液侧(7),从浓液管(5)出管向吸收器(11)的溶液出管(14)进行喷淋,而从吸收器(11)来的低温稀溶液经稀液管(10)、溶液泵(9)进入稀液套管(4)一端,从另一端经由连接管(2)进入热交换器(8)的稀液侧(6),不断升温的稀溶液从热交换器(8)的另一端,经由连接管(2)进入稀液套管(4),再由连接管(2)流向发生器(1)加热浓缩为浓溶液。当发生器(1)内的浓液与浓液管(5)产生一定(预先设定)温差时(通过浓液管温度传感器(3)、发生器温度传感器(15)测定)表明浓液管(5)内的溶液停止流动,判断为浓液管(5)或热交换器(8)结晶,这时,电脑(17)自动停止冷却水泵(12),吸收器(11)溶液被来自另一个发生器的浓溶液管(16)中的溶液加热,温度自动升高,当电脑(17)判断结晶的浓液被溶解时,自动开冷却水泵(12),恢复制冷。
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当溶液结晶时,能自动发现并清除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跃,未经张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