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无效
申请号: | 01234633.0 | 申请日: | 200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1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宾 |
主分类号: | F16L37/46 | 分类号: | F16L37/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皋翔 |
地址: | 52347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制冷 快速 功能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管接头,尤其是一种用于注塑模具冷却的制冷快速功能管接头。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98204448.8公开的《快速接头的安全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该专利为了保证对接固定可靠性、对接防漏性所采用的高强度弹性弹簧,使主体接管端内设受力钢珠卡住,连接模具另体一端对接口外圆环槽,反之,在钢珠高强度磨损对接口外圆环槽一侧的情况下,槽壁被磨损变形,扣拉不紧、易脱。重要的是对接口端面不能按设计顶到位。因此在还没有完全对接好或分离的瞬间有漏水或渗水现象;2、连接水管和安装必须使用配套工具和辅料;3、在维修模具或放置模,必须要拆掉连接模具上的另体部,增加了麻烦;4、该专利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且不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模具制冷管接头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这种快速功能接头具有阀的功能,在用于模具冷却水注入口与冷却水管连接完成时,自动开启阀门导通冷却水,且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完成管接头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包括:接头主体、连接在接头主体一端用于模具冷却水注入口连接的螺口对接咀和连接在接头主体另一端的接管锁定螺母,其特征在于:
一、螺口对接咀外圆对称设有两个凸起定位制,螺口对接咀内圆周壁对称设有两个梯形凹,接头主体一端内圆周壁对称设有供螺口对接咀外圆两个凸起定位制滑入配合锁定的轨槽;
二、接头主体内设有一由定阀片、动阀片和密封片构成的阀门,动阀片非配合端环面对称设有可与螺口对接咀内圆周壁对称梯形凹配合的梯形凸,螺口对接咀凸起定位制从接头主体内圆壁轨槽滑入配合锁定过程中,螺口对接咀内圆周壁的梯形凹刚好与动阀片端环面对称的梯形凸咬合,与锁定过程同步推动动阀片旋转;
三、接管锁定螺母内圈设有锥形管段,锥形管段内设有一梯形锁咀,接管锁定螺母在旋入接头主体螺纹管时可推动梯形锁咀向锥形管段的锥端移动,在锥形管段的反向力作用下梯形锁咀内径缩小,紧箍插置在胶管导入管上的胶管。
所述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各部件均由工程塑料和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设计科学,结构合理,由于本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各部件之间均采用滑扣或螺纹连接,因此无需任何工具配合,徒手对接头正反向旋拧操作,即可实现水管与模具间的快速对接和快速分离,大大简化了接头的安装操作。由于接头主体内设有与螺口对接咀锁定过程同步开启的阀门,实现了冷却水管接头接通,阀门自动开启通水,冷却水管接头分离阀门自动关闭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主要适用于塑胶模具与冷却水管的连接,具有操作方便、快捷,通水迅速,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的螺口对接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的接头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的接管锁定螺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模具制冷快速功能接头由接头主体1、连接在接头主体1一端用于模具冷却水注入口连接的螺口对接咀2和连接在接头主体1另一端的接管锁定螺母3组成。
所述螺口对接咀2的结构(见图2):螺口对接咀2的一端设有可与模具冷却水注入口连接的螺牙管13和密封圈14,其另一端外圆对称设有两个可与接头主体1一端内圆周壁对称轨槽4配合锁入的凸起定位制15,螺口对接咀2的内圆周壁对称设有两个可与接头主体1内设动阀片8端环面对称梯形凸12配合的梯形凹16。螺口对接咀2外圆壁上的凸起定位制15从接头主体1轨槽4滑入配合锁定过程中,螺口对接咀2内圆周壁的梯形凹16刚好与动阀片8端环面对称的梯形凸12咬合,在接头主体1与螺口对接咀2锁定过程中,同步推动动阀片8旋转,促使阀门9开启。反向操作时,在接头主体1旋离螺口对接咀2时,动阀片8反向转动,使阀门9关闭。
为使螺口对接咀2与模具冷却水注入口的连接更加方便和牢固,螺口对接咀2的螺牙管13内设有六角形管段17,以便于六角板手插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宾,未经李大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