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数码锁无效
申请号: | 01234232.7 | 申请日: | 200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5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峰岩 |
主分类号: | E05B49/02 | 分类号: | E05B49/02;E05B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数码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误闭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数码锁。
(二)背景技术:编码锁是当前供电系统安装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闭锁装置,现有的编码锁大多为机械编码锁,这种编码锁采用传统的机械结构,触点编码,采码不可靠,容易出错,机械开锁机构易生锈,长期使用,开启困难,同时机械编码锁无传感装置,不能判断操作设备的实际状态,易引发走“空程序”而造成误操作,引起电站停电、跳闸等恶性事故,甚至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制造出一种带传感器的智能数码锁,克服机械编码锁存在的缺点,使它不仅能起到闭锁的作用,而且能准确检测操作设备的实际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数码锁,在锁体内装有单片机控制电路、机械闭锁机构、电磁开锁机构、位置状态检测机构和遥控红外通讯电路;单片机内储存有锁的编码和应用程序,电磁开锁机构的衔铁上销钉正对机械闭锁机构锁柄的凹槽安装,闭锁时嵌入配合,电磁开锁机构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开锁;霍尔传感器组、转盘和永磁体构成位置状态检测机构,转盘与外部设备机械联接绕轴心转动,转盘的偏心孔内安装有永磁体,以磁力线的方式把外部设备的位置信号传递给锁体内相对应的某个霍尔传感器,传感器把此信号转换为电平信号传递给单片机;红外发射管、红外接受组件组成红外通讯部分,以红外线遥控方式完成单片机与配套使用的电脑钥匙之间的双向通讯,把锁的编码和设备分、合状态反馈给电脑钥匙;在锁体的一侧设有应急钥匙孔,为提高锁的密封性能,该孔制成盲孔,盲孔底与衔铁的摆动端部对应,并配有永磁式应急钥匙。
本实用新型最突出的特点是:解决机械编码锁“触点采码、手动开锁、人为检查”的不可靠问题,实现“红外采码、自动开锁、自动检测设备状态”。具有采码准确、快捷,可靠性高,操作简单方便,密封性好,不易锈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对供电系统防止误操作,防止“空走程序”,杜绝事故隐患,为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条件。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数码锁电路原理图。
图2为智能数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数码锁前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智能数码锁配套使用的电脑钥匙改装部分示意图。
图6为智能数码锁配套使用的永磁式应急钥匙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4,图中,锁柄3从锁体2的一侧孔中插入锁体内,防水罩1固定在锁柄3的上部,缓冲杆6以动配合的方式插在锁柄3下端部的孔内,螺钉5通过长型孔固定在缓冲杆6上,弹簧10套装在缓冲杆6的外面,一端与连接套8的中间隔板接触,另一端顶住锁柄3的下端部,连接套8被螺母7锁紧在锁体2的下部,锁闩9套装在连接套中,其螺杆端穿过连接套8中间隔板与缓冲杆6螺接固定,锁闩9的头部插入被锁设备的孔内,锁柄3的下端对应于销钉15的位置开有凹槽,闭锁时嵌入凹槽,在锁柄3的上部设有防转凹槽,定位螺钉33的端部通过锁体的螺孔进入凹槽内,上述结构构成机械闭锁机构。
在锁体内安装有电磁开锁机构,所述的电磁开锁机构是一个电磁铁,铁芯17和线圈L1安装在磁铁架18中,拉簧19固定在磁铁架的侧面上,另一端钩挂在衔铁16的端部,衔铁16的固定端卡靠在磁铁架18伸出端的凹槽中,销钉15正对锁柄3下端部凹槽处固定在衔铁16上,在闭锁时嵌进凹槽,线圈L1一端接电源正端,另一端通过VT1和R1接U1的输出脚2,开锁时电磁铁吸合,销钉15退出锁柄3的凹槽,锁被打开,弹簧10把锁柄3、缓冲杆6和锁闩9一起推向开锁方向,锁闩9退出被闭锁的设备。当操作完毕按下锁柄3时,衔铁16在拉簧19的作用下,销钉15又嵌入锁柄3的凹槽,锁被锁上,设备被闭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峰岩,未经王峰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4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自毁装置的新型注射器
- 下一篇:计算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