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式氢氧分离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32859.6 | 申请日: | 200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6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树声 |
主分类号: | C25B1/10 | 分类号: | C25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刁玉生 |
地址: | 650223***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式氢氧 分离 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式氢氧分离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可从水中电解出氢气和氧气。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95220793.1公开了一种水电解氢氧分离发生器,该发生器有壳体及底盖,壳体的两端装有电极,其下部的电解室内交替安装多个氢氧分离膜及电极板,壳体的上部是氢气及氧气通道,壳体的中部装有隔板,隔板上开有多个通气孔,位于氢氧分离膜一侧的通气孔与氧气通道连通,位于氢氧分离膜另一侧的通气孔与氢气通道连通。该发生器注入电解液,再接入直流电源就可产生氢气和氧气。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式氢氧分离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电力消耗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能式氢氧分离发生装置,其壳体的两端装有电解电极、阳极板、阴极板,壳体下部的电解室内交替串联安装多个氢氧分离膜及电极板,氢氧分离膜及电极板各自安装在一个绝缘的框架上,壳体的上部并排设置氢气通道及氧气通道,壳体的中部装有隔板,隔板上开有多个通气孔,位于氢氧分离膜一侧的通气孔与氧气通道连通,位于氢氧分离膜另一侧的通气孔与氢气通道连通,位于电解室右端的阴极板和氢氧分离膜之间设有一个节能隔板,该节能隔板上设有一个节能孔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将电解室内充满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液),其浓度是20%-30%,然后启动电解室工作,产生氢气和氧气,在产气的过程中,电解液的温度将有所上升,在温度及气泡的作用下,电解液将在壳体内形成连续循环的流动状态,氢气及氧气将连续产生出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电耗小,节约能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B-B剖视图)
图2为氢气及氧气通道示意图(图1A-A剖视图)
图3为电极板安装示意图
图4为氢氧分离膜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及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式氢氧分离发生装置,其壳体3是一个长方形箱式壳体,采用聚氯乙烯注塑成型,有可拆卸的底盖19,该底盖上设有一个水平槽道15,其壳体的一端装有电解电极2及阳极板12,另一端装有电解电极11及阴极板10,壳体下部的电解室1内交替串联安装多个氢氧分离膜4及电极板6,本实施例安装六十个。位于电解室右端的阴极板和氢氧分离膜之间设有一个节能隔板9,该节能隔板上设有一个节能孔道16,该节能隔板是一个厚度为100-200毫米的绝缘板,其上的节能孔道设计成直径5-10毫米,由此减少电解室的电流密度,从而减少电能消耗。氢氧分离膜及电极板各自安装在一个绝缘的框架上,参见图3、图4,框架13与氢氧分离膜4是注塑成一体的,氢氧分离膜是300目的尼龙涤纶混纺布,其厚度是0.08毫米,框架14与电极板6是注塑成一体的,该绝缘框架还可以是弹性绝缘框架,例如橡胶制品的框架,便于密封,框架的底部开有均压槽21,该均压槽与底盖上的水平槽道连通,通过均压槽可使各个小电解室内的电解液的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壳体的上部是氢气及氧气通道,壳体的中部装有隔板8,隔板上开有多个通气孔5,位于氢氧分离膜一侧的通气孔与氧气通道20连通,位于氢氧分离膜另一侧的通气孔与氢气通道7连通,氧气通道的顶部有排气口17,氢气通道的顶部有排气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树声,未经王树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8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用散热片
- 下一篇:具有防误插装置的电连接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