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游戏卡无效
| 申请号: | 01232627.5 | 申请日: | 2001-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A63H3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游戏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游戏卡,属于娱乐用品类的游戏卡领域。尤指一种可以作为游戏用品,供玩家依其结构特征所赋予的功能游戏的立体游戏卡。
背景技术
游戏卡是当下儿童喜爱的产品之一,主要是因为它通常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造型图案可供收集,而且也结合有游戏功能;如图1所示即是一种现有的具有组合功能的游戏卡结构,它主要为一片以纸材或塑胶材料所制成的模组片体,并在片体的外缘周围设有复数道缺口,让两个片体可藉由缺口对应嵌合连接;透过此种组合方式,让玩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创意,随意建构出不同的组合型态。
但是,很多玩家对于静态的组合活动并不感兴趣,再者,如要组构出一个像样的形体,还得要具有相当数量的游戏卡才能达成。基于此,相关业者针对此项问题,也提出了多种游戏方式,例如堆叠、打击、射远比赛等,希望能够让玩家从游戏卡上得到更多的游戏乐趣。
前述的各种游戏的功能都只是玩法的不同而已,并无法让玩家获得创新的游戏感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供玩家参与最后成型制作,赋予玩家创新的乐趣,并具有新的游戏功能的立体游戏卡。
依据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创意是在将原本一张平面的游戏卡,透过裁切弯折的手段,将其转化成立体形态;让游戏卡增加一种弹跳式的玩法(比高),同时还可在旋转时发出声响,增添游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体游戏卡,具有一张于圆周边缘设有复数道缺口的片体,其特征在于:彼此相邻的二缺口的内端缘连线设定为一弯折线,所有相邻的二缺口与该弯折线分别围构出一连接翼片,且该复数连接翼片并以该弯折线为转折处,朝向该片体一侧弯折适当角度,构成该连接翼片的自由端与该片体的中央区域具有一段落差距离。其中
该复数缺口系以辐射排列的关系设置在该片体上。
该连接翼片系朝向该片体两侧交错弯折。
该弯折线系为一道划在片体上的线条。
该弯折线系为一道凹槽。
依据上述的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原本一张平面的游戏卡,透过裁切弯折的手段将其转化成立体形态,让玩家参与创造,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立体游戏卡的构造形状及弹性特征可增加一种弹跳式的玩法(比高),同时还可在旋转时发出声响,增添游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组合式游戏卡的构造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游戏卡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游戏卡的弯折成型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立体游戏卡的弯折成型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片体受压时的状态;
图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片体受压力量解除时跳离置放平面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立体游戏卡的改进构造,如图2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游戏卡包含有一张于圆周边缘设有复数道缺口11的片体10,此复数缺口11系以辐射排列的关系设置在该片体10上,并以彼此相邻的二缺口11的端缘连线设定为一弯折线12(如图3所示),所有相邻的二缺口11与弯折线12分别围构出一连接翼片20,且复数连接翼片20并以弯折线12为转折处,朝向片体10一侧弯折适当角度(如图4所示),令连接翼片20的自由端与片体10的中央区域具有一段落差距离。于实施时,前述的弯折线12可以是预先成形的凹槽,或是划在片体10上的线条,让使用者可以依照该弯折线12自行弯折。
由于前述的连接翼片系朝向片体10两侧交错弯折,将游戏卡放置于置放平面30上时,片体10任何一面都可以藉由连接翼片20撑离置放平面30一段距离。藉此,玩家可以利用此游戏卡进行弹跳性的游戏,例如游戏双方比赛弹跳高度。此一玩法配合图5说明如下,玩家可以施力于片体10中央区域上,让片体10受压而贴近于置放平面30上,或是完成贴合于置放平面30上(依照施力的大小决定),让连接翼片20连带受力而产生变形位移;当施力释间解除之后,由于连接翼片20会在此时产生回复原形的弹性力量,令整个游戏卡相对于置放平面产生一反作用力而跳离置放平面30(如图6所示)。
此外,玩家如果是在进行射击或是射远的比赛时,由于弯折后的连接翼片20会与空气产生风切效应,让游戏卡在旋转的同时连带发出声响,增添游戏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6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