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流通的电磁阀无效
申请号: | 01232093.5 | 申请日: | 200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9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海东;翟晓霞 |
主分类号: | F16K11/24 | 分类号: | F16K1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流通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磁阀,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流通的电磁阀。
技术背景
在许多应用领域里,流通管道上需要在双向上有流体流动,同时,在一定的情况下需要使流道截止。例如,在需要同时有制冷和制热两种状态的制冷系统中就需要在制冷系统的管道上允许制冷剂双向流动,同时,在两个流动方向上均应可以截止。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热泵系统,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双膨胀阀和双单向阀,或是采用如图2所示的四个单向阀和一个膨胀阀的复杂的结构设计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切换。这两种结构都使系统的部件增加,成本上升,并且由于这样的结构使制冷系统的焊接部位增多,系统泄漏的可能性增加。
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双向流通的更为简单的系统正成为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如图3所示为在制冷系统的管路上设置在膨胀阀1旁边的双向流通的电磁阀2。其在当需要制冷系统截止时,是通过与衔铁连接的密封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抗流体的压力而不使制冷剂泄漏。这种结构的电磁阀为了适合于在制冷中确保截止时不泄漏,要设置较大体积的弹性件,这就使电磁阀的结构很大。另外,现有的这类电磁阀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同时,需要配合高精度的加工,所以,其价格也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双向上连通,同时在双向的任何一个方向上要求截止时可以确保不泄漏且结构简单小巧的双向流通的电磁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双向流通的电磁阀,其包括阀体、阀盖、衔铁套筒、衔铁和线圈,所述阀盖固设于所述阀体上使阀体内部具有一个阀腔;在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的阀体上设有与所述进出液口分别相连通的双向流道,在所述双向流道的端头上各设有一通流孔,在所述阀体形成的阀腔中还设有使所述两个通流孔连通的公共腔,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公共腔上方设有的所述阀盖或阀体壁上设孔,孔中设有两个衔铁套筒,在所述衔铁套筒的外面设有所述线圈,所述的两个衔铁套筒可以制成一体,衔铁套筒也可以与阀盖为一体结构;所述衔铁套筒的筒口与所述通流孔相对应,在所述衔铁套筒中设有可在所述衔铁套筒中移动的衔铁,在所述衔铁套筒的筒壁和衔铁之间设有弹性件,在所述衔铁的伸出端设有密封件,接通或断开电源使所述衔铁离开和落于通流孔上,在所述衔铁和衔铁套筒之间设有可将液体由衔铁的与所述通流孔相邻的一侧引导到衔铁的另一侧的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流通的电磁阀是这样工作的:
当所述线圈接通电时,衔铁受线圈中电流的作用在衔铁套筒中移动,其上的密封件离开所述通流孔,本电磁阀开启。当本电磁阀处于制冷状态的制冷系统中时,制冷剂由阀体的进液口进入,通过与之连通的流道,到达该侧的通流孔,再到所述公共腔,然后进入另一通流孔和流道,最后从所述出液口排出阀体。当要使制冷系统通道截止时,线圈断电,两个衔铁都落到各自对应的通流孔上,但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具有一定的压力,由进液口进入阀体,并反抗所述弹性件使该侧的衔铁上的密封件离开通流孔,制冷剂来到公共腔,由于在衔铁套筒和衔铁之间设有所述的导流槽,一部分制冷剂就通过导流槽来到衔铁套筒内衔铁的另一侧,这就使该衔铁的两侧存在一个压差,该压差使衔铁端头上的密封件更压紧其对应的通流孔,制冷剂就不会通过通流孔流向出液口,所以,可以使该电磁阀可靠地截止。在制热时,其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反。
为了保证在制冷和制热时制冷系统均在同一工况下运行,不因本电磁阀的两个方向的流道的结构的不同而使其工况不同,所述的双流道最好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均对称。所述的双流道在进出口压差(即正向工作状态)及出进口压差(即反向工作状态)相同时,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均对称;而所述的双流道在进出口压差及出进口压差不相同时其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不同,也可使正反两种工作状态下所处的工况相同。
所述通流孔与双流道可以是垂直的,这样可以使结构紧凑。
如果两个衔铁套筒制成一体件,可以制成椭圆形截面形状,而套设于其外面的所述线圈也为相匹配的椭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海东;翟晓霞,未经马海东;翟晓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0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