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牵引逆变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1801.9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2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树发;张士光;刘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鹏发欣光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5/00 | 分类号: | B60L15/00;H02M7/00;H05K7/00;H05K7/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逆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变换装置,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轻轨列车地铁、和干线动车牵引用逆变器的实用化结构。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轻轨列车包括地铁越来越迫切地需要应用交流调速系统。但是,与普通逆变器相比,牵引用逆变器有很多特殊性,在功率、调速性能、运行温度、体积、抗震性、可维护性等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
另外,轻轨牵引逆变器国内外流行车控,即一台车的四个电机由一台逆变器进行调速。希望能用相同的逆变器体积实现架控,即一个转向架的两台电机由一个逆变器控制,在一个机柜中放入两台逆变器,以提高整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实用的牵引逆变器结构,满足结构简洁紧凑、便于维修、实现架控的应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牵引逆变器,包括柜体、控制器、逆变模块、斩波模块、滤波电容模块、直流母线、交流母线和电流传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包括框架结构、顶板、底板、左端板、右端板、控制舱盖板、隔舱盖板和隔板,所述的隔板将柜体分成左右两个隔舱;所述的滤波电容模块、直流母线、交流母线和输出电流传感器固定在左侧隔舱中;所述的控制器固定右侧隔舱中;两个逆变器模块和一个斩波模块并排固定在柜体的正面。
所述的框架结构是用冷板折弯并焊接的六面体框架,再用满焊工艺将其与所述的冷轧钢板制成的顶班、底板、左端板、右端板和隔板结合在一起,形成柜体的主结构,所述的控制舱盖板和隔舱盖板通过铰链与所述的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并采取密封措施,形成所述的柜体。
所述的逆变模块包括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的散热器上的IGBT模块(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固定在IGBT模块上的功率母线。
所述的散热器是采用整体真空钎焊工艺的铝合金制品,一个表面是铣削光滑的安装面,另一个表面密植散热翼片。所述的IGBT模块采用单面散热型的产品,整齐地排布在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平面上;所述的功率母线包括叠层母线和三个交流输出母排;所述的叠层母线由绝缘板和成型电工铜板相间叠放热压粘合而成,与IGBT模块的输入端和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的交流输出母排由铜板制成,与IGBT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固定在叠层母线的、与IGBT模块相对的那一个面上。
所述的滤波电容模块包括直流滤波电容、电容母线和电容器支座。所述的直流滤波电容采用滤波电容器;所述的电容母线采用叠层粘合结构,包括两层与直流母线相连的铜板和中间绝缘层;所述的电容器支座由冷轧钢板制造,固定在柜体上。
所述的斩波模块包括斩波散热器、固定在斩波散热器上的晶闸管模块、固定在晶闸管模块上的斩波母线和固定在斩波母线上的联接母排。所述的斩波散热器是采用整体钎焊工艺的铝合金制品,一个表面是铣削光滑的安装面,另一个表面密植散热翼片;所述的晶闸管模块采用单面散热型的产品,安装在所述的散热器的安装平面上;所述的斩波母线由绝缘板和电工铜板相间叠放热压粘合而成,与直流母线相连;所述的联接母排由铜板制成,固定在斩波母线的、与晶闸管模块相对的那一个面上,与晶闸管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直流母线是并排的两条铜母排,通过绝缘支座固定在柜体上,横跨整个左侧隔舱,与两个逆变模块、三个滤波电容模块、斩波模块和输入电源端子进行电器联接。
所述的交流母线是三条并行的铜母排,由逆变器模块引出,经过所述的电容器支座,穿过所述的电流传感器,至电机端子。
所述的电流传感器是穿心式电流霍尔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器是6U插板结构,包括机笼、母板、处理器板、数模转换板、驱动板、端口板、现场总线板。处理器板、数模转换板、驱动板、端口板和现场总线板通过欧式接插件与背板连接,用螺钉固定在机笼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各个模块的功能分明,接口清晰,检修点集中,便于使用和维护。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1是总体布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柜体内部布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IGBT模块在散热器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4是功率母线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5是叠层母线分解示意图。
图6是控制器外观示意图。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整个牵引逆变器各个关键部件的布置。
柜体0是牵引逆变器的基础部件,是由框架结构1、顶板6、底板11、左端板9和右端板10组成的焊合件,有重量轻、不易变形的特点。
控制器2置于右侧的隔舱中,上下留有足够的空隙,便于控制电缆的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鹏发欣光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鹏发欣光电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会转动的插孔和插头
- 下一篇: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实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