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无效
申请号: | 01231652.0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86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萧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细胞培养 装置 中的 平行 平板 流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特别是涉及一种一区间连续剪应力作用下的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技术中,主要利用一种叫做平行平板流动腔(Parallel platesflow chamber)的装置来研究流体流动剪应力对粘贴在平板上的培养细胞的作用,这种平行平板细胞培养流动腔已为世人所接受(常见于各种杂志如Biorheology,Journal of Biomechanics等和国内与生物力学有关的杂志)。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例如见图1所示,其型式繁多,但其核心部分是上下平行平板组成的″平行平板流动腔″,见图2所示。为实现在平行平板流动腔中对粘贴在平板上的培养细胞作用剪应力,另有一套辅助设施相配套。整个流动腔装置在37℃恒温室内;培养液由恒流泵输入;具有5%CO2的大气由气体入路系统输入。各种各样的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的辅助设施是大同小异的。
培养的细胞粘贴在平板壁面上,培养细胞需要营养新陈代谢,所以在流动腔内流动的不是一般液体而是细胞培养液((如含15%FCS、150μg/ml坑坏血酸、100μg/ml青霉素的DMEM等,培养条件为37℃、5%CO2、95%空气、饱和湿度)。营养液流量通常由泵根据模拟细胞受正常生理剪应力大小(例如血管内皮受正常生理范围剪应力的大小5-36dyne/cm2);或根据病理情况和其他实验要求,由流体在平行平板流动腔中剪应力计算公式τ=(6μQ)/(bh2)计算来确定。其中流量Q计算时单位为cm3/sec,实验时常用cm3/min,μ为培养液粘度,通常和水的粘度相近)。b(cm)为流动腔宽度,h(cm)为流动腔高度。
但是在平行平板流动腔中进行一次流动实验,只能得到培养在平行平板上的细胞一个剪应力作用下的结果。要得到不同的流动剪应力对细胞的作用必须进行多次不同的实验。而且不同的流动实验往往不能保证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的精度,从而使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实验时由调整流体流量和改变非平行平板流动腔的锥变来达到要求对实验细胞施加的剪应力数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不同的流动实验中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的精度;并且进行一次流动实验后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剪应力作用的结果;从而提供一种在利用通常的用于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的所有辅助设施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达到能使细胞培养在此平行平板流动腔中壁面上的承受一区间连续的剪应力作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包括上下两块平板,该两块平板固定在体外细胞培养装置内,平板之间具有间距,两平板之间的端口为腔体入口和腔体出口,从两块平板腔体入口到腔体出口方向为倾斜的腔体。其中腔体入口高度可以大于或小于腔体出口高度,当腔体入口高度大于腔体出口高度时,两块平板形成收缩型非平行平板流动腔;当腔体入口高度小于腔体出口高度时,两块平板形成扩散非平行平板腔流动腔。腔体入口高度和腔体出口高度都是可调的,腔体入口流量是可调的。流动腔的长度取为4-6cm,两平板宽度方向要保持平行,腔体入口高度和腔体出口高度差Δh=0.01-0.3cm,以保证腔体入口和腔体出口倾斜度比较小。tgα=(Δh)/L<0.01在小雷诺数下,可以用平行平板流动腔剪切公式。
所需培养的细胞放在下平板上,使在流动腔内的平板壁面上的培养细胞受的剪应力从流动腔体入口到腔体出口是变化的,剪应力的大小与流动腔的当地高度的平方分之一成比例,从而只要进行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体外培养细胞受到一区间连续剪应力作用下的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该体外细胞培养装置中的非平行平板流动腔由上下两块平板之间具有间距,并且从腔体入口到腔体出口方向间距为倾斜的腔体,所培养的细胞放在下平板上,剪应力从流动腔体入口到腔体出口是变化的,从而只要进行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体外培养细胞受到一区间连续剪应力作用下的结果,大大地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示意图
图2是平行平板流动腔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扩散型非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扩散型非平行平板流动腔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缩型非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虫情测报灯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