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视镜的防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31347.5 | 申请日: | 2001-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0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学;卢春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学;卢春吉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B62J6/2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后视镜,尤其涉及一种后视镜的防撞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固定在车上的后视镜,在使用状态下通常须超出车架外,以便不被骑乘者本身挡住来自后方的光线而可后视来车。但在停车后,此超出车架外的后视镜常会遭受自车架旁边通过的行人,由于不小心碰撞而受到伤害。时间一长,会造成后视镜的固定螺纹损坏,因而失去旋紧的固定功能。如果后视镜没有即时固定,则会造成骑乘者无法观察后方是否有来车接近以提高警觉并采取预防措施,因而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摩托车后视镜超出车架外而易撞伤行人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后视镜的防撞机构。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视镜的防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一中间座、一后视镜座,该中间座上连接一螺杆,此螺杆在套接至少一调整螺帽后,旋在固定座上;该后视镜座用以支承一镜杆,此后视镜座以松紧螺栓固定在中间座上,借由松紧螺栓的旋松向内摆动,或旋紧保持固定,后视镜座与中间座的接合面之间,设有弹簧与钢珠,弹簧顶推钢珠使其沉陷于凹穴中,使后视镜座可准确地到达定位;在松紧螺栓的外径上套设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后视镜的防撞机构,其中后视镜座直接由螺杆旋入一调整螺帽而固定在固定座上可在螺杆上转动;后视镜座的一端成开叉,由松紧螺栓旋紧而夹持在螺杆上。
前述的后视镜的防撞机构,其中后视镜座直接由一固定栓旋入调整螺帽而固定在固定座上。
前述的后视镜的防撞机构,其中镜杆经由调整螺帽直接旋紧在固定座上,后视镜一侧借由螺钉夹在镜杆上,且后视镜与镜杆的相接面间设有突珠及与其配对的凹穴。
本实用新型在停放摩托车后,具有将后视镜组件快速地向内转入,而欲骑乘摩托车时,又可再度将后视镜组件伸展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表示处在伸展状态的前视图,其中仅显示出在摩托车左侧部分的后视镜。
图1B相同于图1A,但表示后视镜处在弯入位置的状态。
图2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前视图,表示处在伸展状态。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前视图,表示处在伸展状态。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9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前视图,表示处在伸展状态。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A、1B,图2及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其包括:固定在摩托车上左、右两端的固定座2(图中仅显示左端);一中间座3,其上连接有螺杆4,并套接一调整螺帽5,然后被旋紧在固定座2上,以保持调整后的高度及适当位置;一后视镜座6,借由一松紧螺栓7,被固定在此中间座3上,此后视镜座6,即作为固定后视镜组件(图中未示,仅表示出一镜杆8)。
当欲将如图1A所示后视镜处在伸展状态的情况,图1B所示成向内弯下状态时,使用者只要旋松螺栓7即可使后视镜座6顺时针方向转动即可,而可使后视镜处在向内弯下的位置,使人在经过此处时不会因不小心而受到撞击。
并且,在后视镜座6与中间座3的接合面之间,设有弹簧71与钢珠72,借由弹簧71的弹力可顶推钢珠72,使得钢珠72可沉陷于适当位置的凹穴中,因而使后视镜座6可准确地到达适当的定位位置。在松紧螺栓7的外径上,另外套设有一弹簧73,借由该弹簧73的压迫力量,使得在松紧螺栓7时不会发生松弛现象,可以加强后视镜座6与中间座3之间的紧密度。
图4、5、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其包括:一固定座2;一固定螺杆4在穿过一调整螺帽5后被旋紧在固定座2上;一端开叉的后视镜座6’套在螺杆4后,由一松紧螺栓7’调整后视镜座6’夹紧在螺杆4或旋松,因而可使后视镜座6’转动而处在伸展位置或旋入位置。
图7、8、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其与图4所示第二种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后视镜6”是由固定栓4’固定在后视镜座6”上,借由旋松固定栓4’上方处的螺帽11即可转动镜杆8,使后视镜向内摆转,不会受到外力的撞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学;卢春吉,未经黄志学;卢春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3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