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贮热供暖箱无效
申请号: | 01231323.8 | 申请日: | 200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顺利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设备,具体地讲是一种贮热供暖箱。
技术背景
目前,常用电加热锅炉一般是电加热元件直接设置在锅炉中,当通电时,电加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发热,直接与锅炉中的供暖介质如水等对流换热,从而加热锅炉中的供暖介质。这种利用电加热元件直接加热的锅炉存在有如下缺点:
1、由于电加热元件直接设置于锅炉的水中,当通电时,电加热元件首先发热,其温度极高,电加热元件周围的水在高温下极易结垢,这些水垢附着在电加热元件上,影响电加热元件与水的热交换效率。特别是锅炉使用一段时间后,这种结垢现象对热交换效率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锅炉要经常进行除垢处理才能保证正常的热交换,从而增加了锅炉的使用和维护成本。并且,由于,除垢处理中一般采用化学除垢来实现,经常的除垢处理也容易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
2、由于是采用电加热元件直接加热,当停止通电时,电加热元件马上停止加热,锅炉中的水的温度会很快地降下来,影响正常使用。因此,这种锅炉必须不间断地供电,才能保证正常工作。短时间的停电、断电都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并且,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白天人们的用电量极大,而在晚上用电量却很少,从而造成电力部门供电的不均衡,因此,电力部门鼓励耗电量大的设备在用电低峰期用电,而这种需一直供电的锅炉显然不能仅在用电低峰期用电,从而加大了电力部门的负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加热装置,来克服上述现有电加热锅炉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贮热供暖箱,可贮存电加热器发生的热量,使该供暖箱在一段时间不供电仍能正常工作,并有效解决结垢问题,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贮热供暖箱,该贮热供暖箱至少由贮热箱和供暖箱构成,于贮热箱内设有贮热介质和电加热器,并于贮热箱与供暖箱之间至少设有一将贮热介质贮存的热量传递给供暖箱的真空导热管,所述的供暖箱上设有供水管和回水管。
所述的设于贮热箱与供暖箱之间的真空导热管可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所述的贮热箱和供暖箱可上下设置,构成立式贮热供暖箱。
所述的供暖箱和贮热箱可左右设置,构成卧式贮热供暖箱。
所述的真空导热管倾斜设置,其冷凝端高于其蒸发端。
所述的贮热供暖箱上设有电源开关。
所述的贮热供暖箱上设有设定供水温度的温控表。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显著的,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由贮热箱和供暖箱组成,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可通过贮热箱中的介质有效贮存起来,在供暖箱开始供暖循环时,在不断加热供暖箱中的循环水。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短时间的停电、断电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可在晚上接通电源,使贮热箱中的电加热器开始工作,并将热量传递给贮热箱中的介质,并通过该介质将热量贮藏在贮热箱中,在白天的用电高峰期,可停止用电,利用贮热箱中贮存的热量加热供暖箱中的供暖介质,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从而改善供电部门的用电不均衡,减轻供电部门的负担。
进一步,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贮热箱中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首先传递给贮热介质,然后通过若干真空导热管传递给供暖箱的,与供暖箱中的供暖介质接触的真空导热管的温度远远低于电加热器温度,从而有效避免了电加热器的结垢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立式贮热供暖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立式贮热供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卧式贮热供暖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卧式贮热供暖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贮热箱4和供暖箱6组成,在贮热箱4内设有贮热介质和电加热器7,并在贮热箱4和供暖箱6之间设有真空导热管5,真空导热管5可将贮热介质贮存的热量传递给供暖箱6,该供暖箱6上设有供水管3和回水管8。
本实用新型在贮热箱4上设有一电源开关1,用于控制电加热器7是否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顺利,未经王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3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