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叶轮喂料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1105.7 | 申请日: | 200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胜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胜喜 |
主分类号: | B65G53/46 | 分类号: | B65G53/46;B65G5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叶轮 喂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用涉及一种喂料装置,一种喷流体喂料装置,特别是一种叶轮喂料器,适用于湿式混凝土喷射机中,把潮湿的混凝土卸至接有压缩空气的排料管内。
背景技术:
本人1996年1月23日申请的“一种叶轮喂料压气送料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253736Y)和与本实用新型同时申请的“压气雾化清扫式叶轮喂料器”这两项实用新型专利的筒体都是整体的,且在无外力约束的情况下叶片头部所设的弹性活动密封头形成的外径又大于筒体的内径,同时安装时只能将弹性叶轮组装好从筒体的端部塞入,因此不仅生产时装配困难,而且维修时更换弹性体也十分麻烦,尤其是筒体内生锈或是粘结有混凝土时就更困难。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维修装配方便的分体式叶轮喂料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分体式叶轮喂料器,包筒体、叶轮和端盖内的气体雾化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两侧的弧形瓦组成;构成叶轮的叶片的头部设有可调刮板,该可调刮板短于弧形瓦。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有益的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体是由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两侧的弧形瓦组成,而且调刮板又短于弧形瓦,因此装配时可先将叶轮放入所述的框架内,再从安装弧形瓦的位置安装好刮板,然后安装好弧形瓦即可,生产、维修装配都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单端进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放大图(图中只显示静密封盘6),图4为图1的B——B剖视放大图(图中只显示动密封盘4);
图5和图6为实施例2(双端进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主视图,图6为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筒体1和叶轮2在装配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位置误差,那么叶轮1和筒体2之间就必然有间隙,密封效果将随着间隙的增大而降低。为提高筒体1和叶轮2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重要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瓦1B由瓦板1B1、瓦托1B2和设在二者之间的弹性垫1B3组成(参见图2)。
由于弹性垫1B3的弹性变形范围较小,而叶轮2的叶片端部的可调刮板9用一段时间就要磨损,磨损较大时就会有间隙出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2的叶片的头部设有腰形孔7,可调刮板5由螺栓8穿设固定在叶片上(参见图1和图2),当可调刮板5磨损较大时,即可松开螺栓8调整刮板5与筒体1之间的间隙。
参见图1和图2,所述的框架1A上部设有进料口9,下部设有卸料口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覆盖弧形瓦1B的止口和预留口;装配时依次把瓦板1B1、弹性垫1B3、瓦托1B2覆盖在预留口上并用压条11和固定螺栓12固定在止口内即形成筒体1。所述的叶轮2穿设在筒体1内并由轴承13支呈在端盖3上,所述的可调刮板5固定在构成叶轮2的叶片的端部,松开螺栓8可调整可调刮板5与筒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
参见图2,固定在非排料侧弧形瓦1B上设有排气孔14,该排气孔14穿越瓦板1B1、弹性垫1B3、瓦托1B2,让由两叶片构成的V形授料斗内余气在未到达进料口9前排出;进料口9内靠排料侧的一边设有用弹性材料制成清理刮板15,以清除可调刮板5上粘结的混凝土。
参见图1和图2,所述的气体雾化清扫装置设在端盖3内,由固定在叶轮端部的动密封盘4和由可调螺栓16支呈在端盖3上的静密封盘6以及穿在端盖3和静密封盘6下部的三通进气嘴17组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端进气的实施方案。随着产品的规格增大,叶轮2的长度也必然要加长,如果仍然采用单端进气实施方案,叶轮2另一头的清扫效果必然要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四个附加技术特征,该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叶轮喂料器左右两端盖3内都设有气体雾化清扫装置(参见图5和图6)。
本实施例的上述以外的实施方法可参照例1并结合图5和图6实施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胜喜,未经孙胜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1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