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风动吊扇无效
申请号: | 01230957.5 | 申请日: | 200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35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成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动 吊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吊挂式风扇。
传统的吊扇是依靠风叶根部的电动机产生的电磁力直接驱动风叶转动而产生风,使空气加速流通,这一构造沿用多年,尽管技术简单而成熟,但其电机质量大,能耗较大,体形笨重,且不宜在野外、边远山区等无工频电源的环境下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吊扇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新颖,质量轻,能耗低,维修成本低且方便的电风动吊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风动吊扇,包括有吊杆、主风叶,连接吊杆与主风叶的扇头、导线,公知的微型电风扇,每一主风叶的叶尖端部装有微型电风扇,各微型电风扇成对地、对偶平衡且朝向相反地布置于主风叶上,扇头内装有电刷装置,导线通过电刷装置将微型电风扇与外电源连接。进一步地,主风叶为两片呈″一″字形布置,且主风叶为根部宽而尖部窄的直角梯形叶片,且传输电能的导线由两组组成,一组装于吊杆内,另一组嵌于主风叶内随主风叶转动,且这两组导线是通过装于扇头内的电刷装置相连,而电刷装置是由固定的导体环和绕该环转动的带弹簧的电刷组成的。
在主风叶的叶尖装微型电风扇,叶片转动不是象传统的吊扇由叶根部电动机带动的,而是通过装在叶尖的微型电风扇带动的。这样,叶根处不需要装一个质量大且成本高的大电动机,只需一个含轴、轴承、轴套及电刷装置的简单扇头就可以了,而吊杆不用承受太大的拉力,且几乎不要承受扭力,当然,为了实现对微型电风扇供电,需在主风叶中嵌导线,这样做总质量可减轻,且维修成本低而且维修方便。实质上驱动装置是装在主风叶叶尖的微型电风扇,其电机电压等级可做得很低,用微型直流永磁电机很易实现无级调速,且可适应于野外、边远山区等无工频电源的环境下使用,只需带一个适当容量的、电压等级与微电机参数相同的蓄电池就可以了。通过计算,该方案的突出优点是节能: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此种方式产生同样的风量可比传统的吊扇节能2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扇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图3,主风叶1根部与扇头3相连;叶尖微型电风扇2在电磁的作用下旋转产生拉力偶,使主风叶1转动;扇头3其内含轴31、轴承32、轴套33及电刷装置34,扇头3作连接吊杆5和主风叶1之用,其中:轴31与吊杆5连为一体,轴承32将固定的轴31与可转动的轴套33相连,轴套33与主风叶1相连,可绕轴31转动,电刷装置34主要由通过绝缘环344固定在轴31上的导体环341和用弹簧342连接在可转动的轴套33上的电刷343组成,该电刷装置34的作用是将一组导线6送来的电能传送给另一组导线4;导线4嵌入主风叶内,为叶尖微型电风扇2传输电能用;导线6从吊扇外穿入吊杆5内,与电刷装置34中的固定导体环341相连,起电能传输作用。
外电源经导线6、电刷装置34的固定导体环341和可动电刷343传送给主风叶1内的导线4,由主风叶1内的导线4再传送给装于叶尖的微型电风扇2,使微型电风扇2转动产生拉力偶带动主风叶1旋转而产生风。本实施例的扇头3的外圆直径为100mm,两块主风叶1为金属叶片,叶片形状为直角梯形,叶片长为650mm,叶根端宽为180mm,叶尖端宽为120mm,两个叶尖微型电风扇2的电机均采用额定电压为DC12V、额定功率为28W、额定转速为8000r/min的永磁电机,两个微型电风扇2的叶片均采用规格为7×4的胶制玩具模型飞机用的螺旋浆。本实施例的主风叶旋转直径为1400mm,输出风量可达270m3/min时,总输入的电功率约为56W。而按传统方式制作φ1400mm的吊扇,产生270m3/min风量时,输入的总电功率为77W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在主风叶尖端部装微型电风扇,主风叶转动所需动力不是靠叶根处电动机的电磁力直接提供的,而是叶尖上微型电风扇产生的力偶提供的。2、风叶数量及形状不同于传统的吊扇。风叶为偶数片,每对叶片呈″一″字形布置,叶片形状为梯形,其根部宽,尖部窄。这样的构造,质量轻,成本低,能耗低,易实现无级调速,用此方案制作的吊扇,使用维护方便,不但适应于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家庭等场所使用,还可适应于野外、边远山区等无工频电压的场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成,未经王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0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