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壶无效
申请号: | 01230859.5 | 申请日: | 200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3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刚强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技术领域。
目前广为使用的直燃加热式壶,其被加热面多为光滑的平面,部分壶底有较小起伏的圆状波纹,其吸热效果都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壶,实现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壶的被加热面做成许多交错排列的小圆柱,这种形状的壶底不仅增大了吸热面积,而且延长了热交换时间,如同风冷式柴油机的气缸头做成许多散热片,以改善热交换效果一样,同是增大热交换面积,只是热交换过程相反。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原理是:小圆柱沿壶底辐射方向呈交错排列,灶具的燃烧气体进入小圆柱组成的被加热面后,受小圆柱阻挠而走“之”字曲线,因此变得厚而慢,从而延长了热气体与小圆柱和圆柱间隔处的壶底的热交换时间,而最主要的是圆柱体的外表面积远大于它在壶底上所占有的截面积。许多个小圆柱体组成的吸热面较传统光滑面,极大地增大了被加热面积。由于这种形状的壶底既延长了热交换时间(可理解为单位质量的热气体经过节能壶底比传统光滑壶底时间要长),又增大了热交换面积,便使壶底从燃烧气体中更充分地得到了热能,热能沿小圆柱与壶底金属体传导给被加热物质,被加热物质在单位时间内得到了更多热能,实现了节能。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人通过对比实验,本实用新型较传统壶节约燃气30%左右。
图1为壶底向上,小圆柱排列的俯视示意图,从圆状壶底中心向边缘的辐射方向上小圆柱呈交错排列。
在图1中,小圆柱的直径为4mm,同一圆周上的圆柱间隔为10mm左右,相邻圆周上的圆柱间隔为8mm左右,壶底半径的2/3以内的圆柱高度为13mm左右,2/3以外向边缘方向逐渐降低,因愈到边缘热气体越薄,最外层小圆柱的高度为8m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刚强,未经张刚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08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