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闭锁式发爆器无效
申请号: | 01230730.0 | 申请日: | 2001-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9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杰 |
主分类号: | F42D1/05 | 分类号: | F42D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51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闭锁 式发爆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发爆器的改进,这种装置适用于地下采矿爆破作业起爆电雷管。
目前在地下采矿爆破工程中由于发爆器引起的煤尘、甲烷爆炸事故经常发生,给矿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失。目前地下采矿爆破工程中所使用发爆器多数是没有网路闭锁功能的普通发爆器,这种发爆器,当放炮线开路、短路或虚接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引起煤尘、甲烷爆炸。虽然专利号为“91229224.5”的“闭锁式放炮装置”和专利号为“95223534.x”的“动力电源闭锁式发爆器”均有网路闭锁功能,克服了由于放炮线开路、短路或虚接造成煤尘、甲烷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是还存在发爆器输出冲能不能限制的不足,当用大功率发爆器起爆几发电雷管时,其输出冲能是额定值的几倍或十几倍,过大的输出冲能虽然对起爆电雷管有利,但容易引起煤尘、甲烷爆炸,不利于采矿安全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网路闭锁和输出冲能定量限制的安全可靠闭锁发爆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发爆器外壳中装有网路检测电路,网路比较电路,闭锁电路,冲能定量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反馈电路及毫秒输出控制电路。当放炮线开路、短路或虚接,网路检测电路检测到不正常信号,经过网路比较电路控制网路闭锁电路闭锁,使发爆器不能充电起爆,网路检测电路还控制冲能定量电路,网路检测电压与发爆器所接电雷管多少成正比,该电压也是冲能定量电路的给定电压,给定电压越大发爆器输出冲能也越大,通过对冲能定量电路的控制,使发爆器的输出冲能即保证可靠起爆电雷管,又不超过安全值。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当放炮线路开路、短路或虚接,发爆器不能充电起爆,发爆器的输出冲能根据接入电雷管的多少自动控制,使其输出冲能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不变。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图。如图所示:1.隔爆外壳,2.接线柱,3.指示灯,4.铭牌,5.毫秒开关钥匙孔,6.电子元件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由网路检测电路,网路比较电路,冲能定量电路,闭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倍压整流电路,输出电压反馈电路,毫秒输出控制电路所组成。
网路检测电路:由一只或多只二极管D8、D9、…Dn正负串联连接,串联后二极管D8的阴极与毫秒开关KB接点“3”相连接,与接点“3”相对接点“6”与接线柱“X1”相连接,接线柱“X1”与“X2”两端经过放炮线与电雷管Rt相连接,二极管Dn的阳极与网路检测电路中电阻R16的一端“A”点相连接,网路比较电路中的电阻R13,R20的连接点也与“A”相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接在电源正电端“+”,电源正电端“+”经过毫秒开关接点“1”,“2”与电池E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n的阳极还与冲能定量电路中的电阻R24一端相连接。上述电路的连接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网路检测电路,用来检测放炮线回路电阻值的大小。当毫秒开关搬到充电位置时,毫秒开关KA的“1”,“2”接点接通,毫秒开关KB的“3”,“6”接点接通(毫秒开关KA与KB同轴转动),电池E的正极经过毫秒开关KA接点“1”,“2”与电源正电端“+”接通,经过电阻R16,二极管D8、D9…Dn,毫秒开关KB接点“3”,“6”,接线柱“X1”,“X2”,放炮线与电雷管构成电气回路,该回路电流大小与回路电阻成反比,该电流在电阻R16两端形成电压降,当放炮线回路开路时回路电流等于零,电阻R16两端没有电压降,“A”点电位最高,近似等于电池E对“地”电压,当放炮线短路时回路电流最大,电阻R16两端电压降也最大,“A”点电位最小,近似等于二极管D8、D9…Dn正向压降之和,当放炮线回路串接不同数量的电雷管时,回路电阻发生变化,A点电位也发生变化,该点电位作为网路比较电路的检测电压,也作为冲能定量电路的给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杰,未经李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0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