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阻尼减震器自紧密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29944.8 | 申请日: | 2001-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7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希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函夏;高伟光;杨志刚 |
| 主分类号: | F16F9/14 | 分类号: | F16F9/14;F16J15/02;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阻尼 减震器 密封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阻尼减震器自紧密封装置,此弹性阻尼减震器可在冶金、机械、铁路、交通、桥梁、矿山等多种领域使用,并在某些方面大有取代液压缸的趋势。
(二)背景技术:
弹性阻尼减震器工作时活塞杆相对减震器缸体做双向往复式运动。通常减震器的密封是由两部分组成:缸盖端部的固定密封和活塞杆的径向密封。一般的减震器密封出现的问题多在于活塞杆密封的磨损、划伤而产生阻尼介质的泄漏,以致减震器丧失阻尼作用。现有此类减震器密封装置的活塞杆密封多采用单向式“Y”形尼龙密封。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形式更合理,密封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的弹性阻尼减震器自紧密封装置。主要结构特点是将两部分密封都固定在缸盖(1)上,缸盖(1)端部的固定密封设在缸盖(1)端部的外圆上,活塞杆(8)的径向密封设在缸盖(1)的内孔中;缸盖(1)端部的固定密封选用通常的“O”形密封圈(2),端面设有背压挡圈(2);在活塞杆(8)密封环(6)的背部设有弹性的背压胶圈(7),端面设有背压挡圈(5)。
当弹性阻尼减震器处于使用的工作状态时活塞杆(8)做往复运动,此时减震器内因阻尼作用而产生压力,弹性阻尼介质的压力通过端面的背压挡圈(5)作用在背压胶圈(7)侧面,使胶圈进一步压缩变形并作用在密封环(6)的背面,使密封环(6)在该力的作用下能紧紧地压在活塞杆(8)的表面上,提高密封环(6)对活塞杆(8)的正压力,使密封环(6)在其密封性能进一步提高。当密封环(6)磨损后在与活塞杆(8)间产生间隙时,密封环(6)在其背压胶圈(7)的压力作用下也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补偿。
活性杆(8)密封环(6)背面的背压胶圈(7)选用橡胶圈,缸盖(1)端部固定密封端所设的背压档圈(3)与活塞杆(8)密封环(6)端面所设的背压档圈(5)材质用浆四氟乙烯材料或尼龙材料,为了减少该材料在长期温升状态下工作时易产生蠕变的特点,可在浆四氟乙烯材料中适当添加青铜粉,二硫化钼等添加剂,以提高其导热,抗蠕变、减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密封结构合理,形式新颖简单,加工方便;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有的是标准件;能彻底解决现有此类减震器的易泄漏及寿命低问题,密封性能可大大地提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方案之一,图中的弹性阻尼减震器密封装置是处于装配后的工作状态。图中缸盖(1)的端面外圆装有“O”形密封圈(2)和背压挡圈(3),“O”形密封圈(2)在减震器缸体(4)内弹性阻尼介质作用力下,被缸体(4)内壁压缩变形,起到减震器的固定密封作用。弹性阻尼介质通过背压挡圈(5)作用于密封环(6)背部的背压胶圈(7),挤压背压胶圈(7),密封环(6)在压缩变形的背压胶圈(7)压力作用下紧紧压在活塞杆(8)表面上,起到活塞杆的径向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函夏;高伟光;杨志刚,未经王函夏;高伟光;杨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二次燃烧节能锅炉
- 下一篇:水上娱乐自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