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烃醇燃料餐饮灶具无效
| 申请号: | 01229592.2 | 申请日: | 2001-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506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富;刘建;赵晓航;付群 |
| 主分类号: | F24C5/10 | 分类号: | F24C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6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餐饮 灶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烃醇燃料餐饮灶具,是应用于宾馆、酒店和单位食堂等餐饮业的灶具,属于灶具的技术领域。
目前在我国城市的宾馆、酒店和单位食堂广泛用于炊事方面的大型烹饪灶具是以柴油、航空煤油为燃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燃料不充分,热效率低,单位时间耗能大,点火升温慢,烟尘和异味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油价一涨再涨;各地环保部门多次想予以治理改善,但苦于没有可靠的新燃料和新型灶具替代。因此,这种灶具亟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烃醇燃料餐饮灶具,它可以广泛利用石油化工副产品的液态烃(初馏点>60℃)、精甲醇为燃料,采用“燃料位差自流、风机强制供氧、先雾化后气化”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成84MJ/h、125MJ/h、168MJ/h等不同热流量,满足烹饪需要。使用本灶具可以完全克服柴油灶具的所有缺点,燃烧情况稳定,操作简单且方便安全可靠,热效率提高25%,CO排量比国标低8倍,综合能源费用比柴油、航空煤油低30%,是城市宾馆、酒店和单位食堂烹饪灶具的换代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左右燃料器(13)和(34)分别装于左右灶膛(25)和(29)的底版上,风机(7)的出风口与三通(5)嵌接,三通与铁风管(8)及(41)连接,铁风管又与调风阀(1)和(10)的进风口嵌接,左调风阀(10)通过风管(12)与燃料器(13)的进风口嵌接;主油阀(20)与进油管(3)用压帽(39)连接,再与油路三通接头(18)连接;三通接头(18)两端分别与分油管(16)和(40)用压帽(17)和(19)相接,分油管(16)与左调针阀(22)用压帽(14)连接,左调针阀(22)与支油管(35)用压帽(38)连接,进水立管(24)与喷水方管(33)连接,旋转水阀(28)与接头(76)连接且装于后立板(30)中部的上方,排水孔(41)设在面板(42)前方凹槽左端。
左燃料器(13)的风室(45)上端有一凸缘(78)与燃料室(48)上部凸缘(79)互相嵌接。燃料室(48)的四周均布有4mm的进风孔(80);反射罩(49)置于燃烧室(48)底部中心凸起部位(81)上面,反射罩(49)的上口注有耐火泥(50),进风口(43)为90°弯头且与风室(45)的接口连接,支油管(35)上端与油嘴(47)用压帽(46)连接,油嘴(47)与燃烧室(48)以螺纹连接;油嘴(47)出口与燃烧室凸起的部位(81)弧面齐平,支油管(35)下端穿越进风口(43)下沿的圆孔(82),末端是60°口且有压帽(38),锁口圈(44)嵌合于燃烧室(48)的上口。
左调针阀(22)的阀芯(51)置于阀体(77)的内腔中并用调节螺纹连接,阀芯(51)的螺纹上部刻有3道小方槽,每个槽内均装有“O”型密封圈(55),阀芯(51)的下端与阀针(56)用氩弧焊接,阀管(58)与阀体(77)下部以螺纹连接,喷嘴(57)与阀管(58)以螺纹连接,阀针(56)穿越阀管(58)和喷嘴(57)的孔道(83)及进油接头(59)并装于阀体(77)的一侧用螺纹连接,其内孔与阀体(77)的孔道相通;在阀芯(51)上端方形部位用螺帽(52)、垫圈(53)紧固,压帽(62)与阀体(77)以螺纹连接,两者端面装有一平面橡胶垫(61),调节螺母(60)置于阀体(77)的阳螺纹底线。
主油阀(20)的阀芯(74)装于阀体(73)内无螺纹处,阀塞(71)装于阀体(73)无螺纹处,阀芯(74)和阀塞(71)凹槽中有传动片(72)相连接,阀塞(71)的另一端紧嵌有ABS塑料圆片(70),进油接头(59)、出油接头(68)的孔道均与阀体(73)内腔相通,阀芯(74)的小圆杆中部刻有一方形凹槽,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67)且与压帽(75)的孔壁紧密配合,压帽(75)与阀体(73)螺纹连接,两者端面装有一平面橡胶垫(66)密封;阀芯(74)的尾部装有手轮(65),并用螺帽(64)、平垫圈(63)紧固。
图1.烃醇燃料餐饮灶具示意图
图2.图1的俯视图
图3.图1的左视图
图4.燃烧室组合示意图
图5.调节针阀组合示意图
图6.主油阀组合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烃醇燃料餐饮灶具的结构详细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富;刘建;赵晓航;付群,未经李孝富;刘建;赵晓航;付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9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