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烤肉炉无效
| 申请号: | 01228862.4 | 申请日: | 2001-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志明 |
| 主分类号: | A47J37/04 | 分类号: | A47J37/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 地址: | 台湾省基隆市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烤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肉炉,特别涉及一种具升降功能的改进的烤肉炉。
背景技术
一种己知的烤肉炉,是为台湾专利公告第301895号的“烤肉炉架网体调整器改良结构”,其主要是由一炉体上方的开口架置一网体,并在炉体内设有两网架,并使两网架顶端与网体两侧下面连接成一体,再配合炉体结合调整器,该调整器是由一长方形壳体内设两片连动片,该连动片的外侧是与网架的一连动脚插接套设,而两连动片末端平直段设有咬合齿以供与调整杆的带动轮的带动啮合,该调整杆的前端则与调整钮插接,这样,由调整钮的转动带动轮以带动齿啮合连动片,以达推掣网架呈相对的摇起或放下而支撑网体升降,由上已知的烤肉炉升降调整装置结构,具有如下的缺点:
1、结构多:由于其结构较多,增加制造上的麻烦;
2、成本高:承前所述,由于结构繁多,其成本高是可想而知,其价格则将转嫁到消费者,故实非一良好的设计;
3、组装较不易:因组构元件较多,不仅增加制造上的麻烦外,在组装上也较费时;
4、两网架位移时无法确保与炉体呈相同的角度:由于两网架是分别各由连动片的动作而达升降的目的,故常常发生因连动片在组设时,两者的位置与非呈相等状或因制作上的误差,使咬合齿的齿距不太相同,故当在转动调整钮时,两连动片与带动轮咬合的位置不同,如此恐使网架被撑高或放下时两网架的高度不同,使网体两侧的高度不一,而使网体呈一倾斜状。
于是,本创作人为解决上述烤肉炉的缺点,乃着手深入开发设计,期以克服这些缺点,经悉心地试验与研究后,终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烤肉炉,以解决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具灵活升降功能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改进的烤肉炉,主要是由一炉体其开口内置放一网体,并在炉体内设有两网架,该两网架顶端与网体底面可连接成一体,并配合一控制网架升降动作的调整器;其特征是:
该炉体,是于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一呈相对应的穿孔,该穿孔是由调整器的连动杆穿设,另在前、后端的壁上设有两组呈相对应的透孔,是由网架配合穿设,并于前端两透孔间设有一螺孔;
该调整器是包括:
一连动杆,是由一杆体的两端分别穿套于炉体的透孔,并由C形扣元件扣设定位,且在该杆体的前侧设有一推片,而后侧则设有一推杆,该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折脚固定于杆体上,而使推杆位于两网架的下方;
一调整杆,是于杆体的一端形成一折曲段,该折曲段上设有外螺纹,是与炉体前端的螺孔螺合配合,且折曲段的末端是与连动杆的推片呈顶抵状;
该调整杆异于折曲段上设有一把手或一旋钮;
该推杆两端的折脚是焊接固定于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炉体其开口内置放一网体,该炉体内设有两网架,使两网架顶端与网体两侧下面连接成一体,再配合炉体结合一调整器,该调整器由一调整杆配合一连动杆,该调整杆一端形成一螺纹段锁设于炉体前方的螺孔内,该连动杆两端分别穿套于炉体两侧透孔,当旋转调整杆时,调整杆则往炉体内推进,而推动连动片转动,进而使该连动杆上升或下降,形成对网架的撑高或放下动作,从而解决了使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具灵活的升降功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容易,成本低,旋转调整杆时,调整杆则往炉体内推进,而推动连动片转动,进而使该连动杆为上升或下降,达到对网架灵活的撑高或放下,而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2;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为一种改进的烤肉炉,主要是由一炉体10其开口11内置放一网体20,并在炉体10内设有两网架30,使两网架30顶端与网体20底面可连接成一体,并配合一调整器40,以控制网架30的升降动作,进而一并连动网体20呈上升或架放的状态,其中:
该炉体10,是于左、右侧壁上各设有一呈相对应的穿孔13,该穿孔13是供调整器40的连动杆41穿设,另在前、后端的壁上两组相对应的透孔12,是供网架30的穿设,且在前端两穿孔12间设有一螺孔14;
两网架30,是使其两端的折脚31分别穿入炉体10前、后的穿孔12内,并由C形扣32等元件扣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志明,未经蒋志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88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