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按摩功能的胸罩无效
申请号: | 01227754.1 | 申请日: | 200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志远 |
主分类号: | A41C3/00 | 分类号: | A41C3/00;A61H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36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按摩 功能 胸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罩,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自动对乳房进行按摩的胸罩。
胸罩是每位成熟女性都会用到的一件日用品,现代胸罩由于其选材、结构、形状等多方面因素,已集保护、装饰、整形三种功能于一身,它能固定乳房的位置,防止运动时的抖动,遮住乳头,并减轻外来刺激,借以建立优美的造型,满足爱美的心态。而丰满健美的乳房,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发展,是美和爱的标志,因为人是唯一能够欣赏自己健美身体的动物,对健美乳房的期盼,是女性自身正常的心理需求,也是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每一位女性都有义务促进和保持乳房的健美。现在市场上所出售的胸罩,由于其结构方面的原因,侧重于保护作用,而忽视了对乳房健康成长和健美的作用,很多女孩子认为胸罩只是束紧胸部,达到造型的目的,更多的女孩子只是简单的认为胸罩仅是用来遮羞,由于公知的胸罩在结构方面的原因未免致使乳部的脂肪任意发展,从而破坏了身体的整体效果,造成乳部脂肪肥肉的堆积和下垂。具体的例子是有些胸罩佩带不舒服,或造成乳部发痒,那么有些女性就会下意识的去拨弄自己的胸罩,这些情况甚至会出现在公共场所,很令人尴尬。由此看来现有胸罩有必要在结构上加以改进,以弥补现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设计出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胸罩,在佩带时能自动对乳房进行按摩,使胸罩不但具有保护与装饰作用,而且按摩保健的作用更加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由肩带、罩杯、罩环等部分组成的胸罩,其结构与公知的胸罩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这种胸罩的两个罩杯上分别设计有若干个小的突起,这种突起呈圆球形,其材料可与胸罩本身质地相同,也可采用其他材料,这种突起里边还可以填充其他材料,柔软且具有韧性,均匀的布满罩杯表面,且都突出于罩杯的内外两侧。罩环是罩杯和胸罩的连接部,采用缝制线逢制而成,肩带负责将整个胸罩佩带在身上。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这种胸罩的突起部分会自动对乳房进行按摩,尤其是在人体运动时,胸罩上的罩杯在托住乳房,起保护作用的同时,突起部分由于其惯性和韧性,能和乳房达到相对运动。
根据牛顿力学原理,突起部分对乳房的作用力将会分为指向乳房弧线圆心方向的作用力和与其相切的作用力,此二力分别为束紧力和摩擦力,众所周知,在人体运动时,乳房会向不同方向运动,那么突起部分对乳房的束紧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将会在方向及大小上不断变化。
根据人体工程学、力学及解剖学原理可知,对乳房的作用力不断变化,即按摩作用会加强胸部和乳房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能力,能使局部肌肉丰满,且富有弹性,同时,按摩乳房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跃,脑下垂体分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促进乳腺发育,乳房就会丰隆挺耸,保持美的曲线,这样,胸罩的功能将会更加完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罩杯部分的A-A向剖视图。
在图中,1.肩带;2.罩杯;3.罩环;4.缝制线;5.支撑筋;6.弹性纤维片;7.突起
所述胸罩以纯棉材料作为原料,由肩带1、罩杯2、罩环3等部分组成,肩带1负责将胸罩整体佩带在身上,罩杯2托住和保护乳房,罩环3为罩杯2和胸罩下部分的连接部,上面带有缝制线4,胸罩的下部分带有支撑筋5及弹性纤维片6,若干突起7分别均匀分布在两个罩杯2上。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及解剖学原理,经电脑模拟测试,根据人体各部分构造以精密技术制成,其突起7为圆球形,突出于胸罩内外两侧,质地柔软而且有韧性,佩带在身上时可在运动时对乳房产生作用力,对其按摩。
这种胸罩的下部还设计有支撑筋5和弹性纤维片6,材料是用三用亮光丝及高级弹性纤维精制而成,能给人体一个外在支撑力,保持人体体型向上不变,还具有了矫正体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其突起部分可以做成圆球形,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可为实心,可为空心,在空心内填充不同的填充物,即具有不同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志远,未经田志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7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