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物焚化座无效
申请号: | 01227568.9 | 申请日: | 200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04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颖宗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顺荣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焚化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焚化座,与焚化炉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可以处理废弃物及污泥的一种废弃物焚化座,属于废弃物处理装置。
习知废弃物与污泥同时处理的焚化炉,如图1、2所示,主要包含有一主焚化炉10及一污泥炉16,该主焚化炉10上端有一马达13带动一扇门11作上下移动,以开启主焚化炉10之开口,垃圾由开口进入,主焚化炉10下方有焚烧器15,而上端接设一导管14至污泥炉16内,该污泥炉16上有一通口18,供置入污泥,而污泥炉16之侧边有一马达17带动一轴心19转动,使轴心19可以搅拌污泥炉16内之污泥,加速其干化;
操作时系加热主焚化炉10,使主焚化炉10内之废气物燃烧,并由开口101供应空气,而燃烧产生之热气经由导管14入于污泥炉16内,藉由高热之热气,将湿稠的污泥加热,并藉轴心19搅动污泥,而使污泥干化;
由于此机型的试验皆未能有效地处理污染,虽可以燃烧废弃物,但无法将污染干化,且耗费大量的能源,故亟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焚化座,其目的是:节省能源,将回流气流,再加热气流,使热源有效地被重复使用,使污泥干化、并可处理废弃物的焚化。
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焚化座,其系一座体,座体上方设有一顶罩,该座体内有回流空间并置入一锅体,于该座体底壁内设有一加热气道,该加热气道呈涡旋向上环绕,使火源经加热气道进入回流空间加热锅体,该顶罩顶部架设一马达,马达传动一转杆,转杆由顶罩直达近至锅体底部,于转杆预定位置枢接一定位杆,定位杆架设于顶罩内两侧,该转杆位于锅体内设有数横向的搅拌杆,该顶罩上方接设一回流管经鼓风机至座体下方,顶罩一侧有一入口外接一螺旋推进器,该回流空间上侧接设一烟囱管,而锅体底侧接设另一螺旋推进器连接至一储存筒,该顶罩顶面设有一压力调节阀,座体底部为一具有滚轮之推板,并有护板以包覆储存筒及鼓风机;据此,以产生涡流火源进入回流空间平均加热锅体,使由入口进入锅体之污泥、废弃物能搅拌、干化、焚烧,顶罩内热流再经回流管入回流空间循环加热,该烟囱管可导入一污泥炉再连至一加热炉作循环热流之使用,达到有效、快速处理废弃物及污泥之目的。
其中,该污泥炉系一横向筒体由两架体所架设,污泥炉顶面接收来自座体之烟囱管,底面以螺旋推进器连接至顶罩之螺旋推进器,顶面尚有一入口及第一导管、第二导管,第一导管有一鼓风机,将污泥炉内热气连至加热炉,而第二导管有一鼓风机,系将加热炉内热气流通回污泥炉内,该污泥炉有一轴心受一马达所传动,轴心上接设有数搅拌杆及搅拌叶,而轴心为一空心管体,一端可灌入冷却水,由轴心另端排出。
其中,该加热炉内设有直立的下导板及上导板,下导板上方有一空间,上导板下方有一空间,而将加热炉分为三个区域,其中第一区域设有火源加热器,加热炉上方连接来自污泥炉之第一导管,而第三区域上方设有一烟囱,烟囱外接设第二导管,加热炉经来自污泥炉之热气加热经第一、二、三区域至烟囱至第二导管回流于污泥炉内。
其中,该加热炉之烟囱内设有一内管,内管设有复数之孔洞,热气由孔洞导入于第二导管,部份废气由烟囱排出,烟囱外表可设一开门。
本实用新型一种废弃物焚化座,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各部件均为循环气流,再为加热,因此可以节省许多的能源燃料,并且真正达到焚化废弃物及污泥干化的作用,减少污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附图:
图1习知废弃物焚化炉之平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座体之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座体并合污泥炉及加热炉之平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座体并合污泥炉及加热炉之立体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座体之立体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座体之加热气道之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20锅体 281马达 35第一导管
21顶罩 282定位杆 351鼓风机
211压力调节阀 283搅拌杆 36螺旋推进器
212入口 284轴承 37入口
213推板 29螺旋进进 40加热炉
214护板 30污泥炉 41下导板
215护板 31架体 42上导板
216滚轮 32轴心 43空间
22回流空间 321一端 44空间
23锅体 322另端 45第一区域
24加热气道 323搅拌杆 46第二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颖宗,未经陈颖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生理保健座椅
- 下一篇:新型无压汽油机用割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