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臭氧漂白美容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7533.6 | 申请日: | 2001-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9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钟金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金隆 |
主分类号: | A61H33/14 | 分类号: | A61H33/14;C01B13/1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漂白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美容器,尤指臭氧漂白美容器。
一般常用臭氧漂白美容器1是经由一变压器11而将电源转换成高压形式,并将该高压电源传输至一灯泡12,且在该灯泡12上方设置有一环形导板13,该高压电源是由灯泡12传导电晕于该环形导板13(请参阅图1所示),再经由与空气接触时,即产生臭氧气体,而由臭氧所具有的杀菌功效,以达漂白美容的目的。
但是,该常用的一般环形导板13是以绝缘塑胶为材质,因而仅能有效传导与该高压灯泡等距的对映面A,导致因分布不均而功效仅限于局部性,以致造成漂白美容效果大打折扣(请参阅图2所示),且须不断注意是否投射在脸部B的角度,而往往易造成大面积的无效用死角,而产生使用上的诸多困扰与不便,而逐渐为使用者所不满意,故常用产品有以下的缺点:
1.分布面是仅止于与高压灯泡接触靠近的一小点,而使功效仅限于局部性。
2.效果较差。
3.不具进步性。
4.缺乏产业竞争力。
5.较不实用。
6.使用较不方便。
7.有效接触面范围狭小。
8.需专业人员使用,方可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确保其功效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漂白美容器,其能将电晕均匀分配,无死角且使用方便,提高漂白美容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臭氧漂白美容器,其是由一左壳板与一右壳板所组成,并在其相合的缘面前端分别夹设有一调整旋纽,且该左壳板与右壳板内是分别凿设有一相对应的容置空间,并分别以螺丝加以旋固,形成一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左壳板与右壳板内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有一升压变压装置,且分别在该变压装置的低压侧端设有一DC接头,以及在高压侧端接设有一控制电路,且该控制电路上方是对应设有一调整旋纽,由该调整旋纽来开关电源以及调整电压强弱,并将该设有控制电路的变压装置以一高压引线连接一高压电灯泡,且在该高压电灯泡上方相映对壳体处设有一非金属导电体。
该高压电灯泡与壳体间设有一缓冲弹簧。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设有一升压变压装置,且以一高压引线连接一高压灯泡,并在该高压灯泡上方相映对壳体适当处是设置有非金属导电体,并由该非金属导电体达到将电晕均匀分配,提高漂白美容的功效,又,该高压灯泡与壳体问是设置有一缓冲弹簧,并由该弹簧来提供高压灯座一舒缓张力,达到防震耐用的效果。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其是可提供多重角度的映射面,而使脸部能均匀地感受到臭氧,以增加漂白美容的功效。
2.其是由一缓冲弹簧装置来提供高压电灯泡一舒缓张力,以达防震耐用的效用。
3.具实用性。
4.具进步性。
5.具产业竞争力。
6.使用更为方便。
7.其分布是为整个面,而使有效接触面积范围较广。
8.由于电晕范围的全面性,而适合为一般人所易于使用操作使用。
9.符合人体工程学。
10.能吸引消费者购买。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已知常用臭氧漂白美容器的立体图。
图2为已知常用臭氧漂白美容器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一左壳板21与一右壳板22所组成,并在其相合的缘面前端适当处分别夹设有一调整旋纽23,且该左壳板21与右壳板22内是分别凿设有一相对应的容置空间,并以螺丝24加以旋固,以形成一壳体2(请参阅图4所示),其中,
请参阅图3所示,该左壳板21与右壳板22内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是设有一升压变压装置3,且分别在低压侧端设有一DC接头9,以及高压侧端接设有一控制电路4,以将电源经由该DC接头9输入,而通过升压变压装置3来将电源提升为高压,且该控制电路4上方是对应设有一调整旋纽23,而由该调整旋纽23来开关电源以及调整电压强弱,并将该设有控制电路4的变压装置3以一高压引线5连接一高压电灯泡6,且在该高压电灯泡6上方相映对壳体2适当处是置设有一非金属导电体7(请参阅图4所示),由该非金属导电体7以达将电晕均匀分配的目的,并以多角度均匀映射在脸部B(请参阅图5所示),而进一步达到使用方便与增加漂白美容的功效,但,该臭氧产生的原理及电路实施例结构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故在此不予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金隆,未经钟金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