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碟机的光学校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27463.1 | 申请日: | 2001-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2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尧;江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7/08 | 分类号: | G11B7/08;G11B7/09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潘培坤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碟 光学 校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挠性接头将一数据单元(例如:光碟片)定位,以对于一光碟机或类似的电子装置的一读取装置(光学读取头)进行调整的校正装置。
一般而言,在对光碟机或类似的电子装置的读取装置(例如:光学读取头)进行调整时,操作者是以″手动″方式将光碟片置放于该光碟机之上,进而再通过调整轮或调整钮对该光碟机的该光学读取头进行最适当位置的调整。这种采用手动操作以置放光碟片的方式将大幅降低对于该光碟机的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公知技术而提出改良,采用自动化的方式将一数据单元(例如:光碟片)置放于一光碟机或类似结构的电子装置上,以有效提高该光碟机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校正装置包括:一第一基座,具有一承载面,该电子装置系设置于该承载面;一第二基座,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的间移动,该第二基座包括有一第一部件;一数据单元,设置于该第一部件,该数据单元在该第一连接部在该第二位置时朝向该读取装置;至少一调整装置,包括有一调整杆件,该调整杆件连接于该调整钮;一电路装置,包括有多个接点,该等接点电性连接于该电子装置;以及至少一动力装置,连接于该第二基座,通过该动力装置驱动该第二基座自该第一位置移动至该第二位置,并且对于设置在该承载面的该电子装置进行电性连接,以及将该数据单元移动朝向该读取装置。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T的立体图;
图1B是表示图1A的侧视图;
图2A是表示根据一电子装置E(例如:光碟机)的立体图;
图2B是表示根据图2A的该电子装置E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该电子装置E即将设置在该校正装置T的该第一基座1时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根据图3A中的该电子装置E设置在该校正装置T的该第一基座1时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设置在该第二基座2上的该数据单元3即将定位在该第一基座1的上的该电子装置E时的立体图;
图4B是表示将该数据单元3定位于该电子装置E时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根据图4A的侧视图;以及
图5B是表示根据图4B的侧视图。
请参阅图1A、图1B,并且请同时参阅图2A、图2B。
图1A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T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图1A的侧视图,该校正装置T主要包括有一第一基座1、一第二基座2、一数据单元3、两调整装置4、4、一动力装置5及一电路装置6;图2A表示一电子装置E的立体图,图2B表示图2A的该电子装置E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该电子装置E包括有一定位部E0、一读取装置E1(例如:光学读取头)、两调整钮E2及一电路板E3,其中,该读取装置E1为一光学读取头(例如:红外线),该读取装置E1是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E3,两调整钮E2是连接在读取装置E1上,通过该两调整钮E2(E2)的调整可对于该读取装置E1的位置进行更改,在该电路板E3上包括有多个接点E30。
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T是针对一电子装置E的该读取装置E1(如图2A所示)进行校正与调整,其方式是先对于该电子装置E进行定位及进行电性连接,进而将一数据单元或基准单元自动地设置于该电子装置E之上,将该数据单元或基准单元邻接于该电子装置E的该读取装置E1,如此可根据该数据单元或基准单元以对该电子装置E的两调整钮E2、E2(如第2B图所示)进行微量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E是以光碟机(CD-ROM)为例子,并且该数据单元是采用光碟片(Compact Disk,CD)为例子。
如图1A所示,本实用新型校正装置T包括有一机台H、一第一基座1、一第二基座2、一数据单元3、两调整装置4、4’、一动力装置5及一电路装置6;该机台H为一L型构件,该第一基座1、该第二基座2、该数据单元3、两调整装置4、4’、该动力装置5及该电路装置6设置于该L型机台H上,并且在该机台H上设置有两平行导轨H0,该电路装置6是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该两平行导轨H0之上,而该第一基座1设置于该电路装置6之上。
以下便针对各组件的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提出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4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