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扳手环套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27458.5 | 申请日: | 2001-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1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长宏 |
| 主分类号: | B25B13/00 | 分类号: | B25B13/00;B25B2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扳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向扳手,尤其涉及套有环套的单向扳手。
利用单向扳手作为装卸机构上的螺丝头或螺帽,可谓相当普遍,不论是生产业或加工业,甚至一般家庭使用单向扳手的机率都相当高,其实用价值在手工具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而一般常用的螺丝头或螺帽除了具有大小不同的规格尺寸之外,也具有厚薄不同的规格尺寸。如图1所示,无论是在使用单向扳手11施力杆13密闭式扭力端15也好,或是使用开口式扭力端17也好,来套住锁、卸螺丝头或螺帽19时,使用者皆会以大拇指按捺住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5、17,主要是为避免螺丝头或螺帽19突然超出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5、17的范围,防止施力时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5、17脱离螺丝头或螺帽19。虽然,这种以大拇指按捺住的方式,能防止脱离的现象,但是,如果按捺用力过度,拇指的肉往往会被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5、17与螺丝头或螺帽19之间的缝隙夹伤,或是被螺丝头或螺帽19上的不平滑面刺伤。然而,单向扳手发展至今虽已有多功用的设计,但其设计重点只注重于扳手各种施力方向、或是旋转空间功能上的表现,而着重于使用时安全性的单向扳手,却一直未见有改良创新之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拇指受到伤害,且实用方便、快速的单向扳手环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向扳手环套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该环套具有弹性箍,弹性箍侧边挖取有缺口,使弹性箍恰好套在扳手施力杆扭力端上,环套内顶面也恰浮贴在扭力端面上,据此扭力端套在螺丝头或螺帽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环套装置,在使用单向扳手时无需用大拇指按捺住扭力端,螺丝头或螺帽不会突然超出扭力端的范围,施力时扭力端当然也不会脱离螺丝头或螺帽,避免拇指受到伤害,实用方便且快速。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单向扳手的使用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使用剖面图。
首先,请参看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分解立体图,本实用新型的环套20具有弹性箍22,弹性箍22二侧边各挖取有缺口24、26,使弹性箍22除能恰好套在扳手10施力杆12密闭式扭力端14上,也能恰好套在开口式扭力端16上,环套20内顶面也恰浮贴在扭力端14、16面上,其中环套20内顶面黏有磁性片28;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结构说明,其使用状态方式如后:
再请参看图3及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使用立体图及使用剖面图,据此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4、16套在螺丝头或螺帽18上,螺丝头或螺帽18被环套20所阻挡住,磁性片28刚好吸住螺丝头或螺帽18顶端,也可轻松的拿起扳手10,由于螺丝头或螺帽18被环套20所阻挡住,螺丝头或螺帽18不会突然超出密闭式或开口式扭力端14、16的范围,施力时大拇指无需按捺住扭力端14、16的上方,避免拇指被扭力端14、16与螺丝头或螺帽18之间的缝隙夹伤,或是被螺丝头或螺帽18上不平滑面刺伤,彻底保护使用者的安全性,并可方便且快速地锁、卸螺丝头或螺帽1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单向扳手环套装置一较佳具体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虽然是看似精简的设计改良,但是确实能解决现有使用上所造成的不便及伤害的缺点,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及进步性应已母庸置疑;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曾公开发表见诸在任何刊物,更无相同的专利申请在先,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均已符合,故本实用新型依法提出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长宏,未经林长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