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卧垫无效
申请号: | 01227136.5 | 申请日: | 200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31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赖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明德 |
主分类号: | A47G9/00 | 分类号: | A47G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国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卧垫,特别是涉及一种提供舒适乘坐功效且具有极佳通风效果的座、卧垫。
目前,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坐椅还是床铺,为了达到坐时或卧躺时能获得极佳的通风与舒适效果,在其上铺设一座、卧垫是相当普遍作法;就当今的座、卧垫而言,均没有理想与实用的,能够有效获得确实通风与舒适,而避免使用者皮肤及身体部分过热,从而产生病变的产品。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常见的座、卧垫1的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所示座、卧垫1由多个凸粒30以绳索20以前后、左右串连方式结合,并于彼此相连的各个凸粒30间配置有数个小圆珠31区隔,并以此构成概呈网状的座、卧垫1,因整个座、卧垫1的镂空部分41过大,致使当使用者乘坐时,因地心引力的关系使皮肉深陷于镂空部分4而具有不舒适的感觉;且又因皮肉几乎完全密封于镂空部分41,使其通风效果甚微。而图2所示的则为另一类的类似于前者的座、卧垫1,其主要将多数凸粒30以绳索20采彼此紧靠方式串连结合,其能提供较前者为优的乘坐舒适感,但往往因该凸粒30为实心体的设计,且各个凸粒30彼此间几乎毫无空隙(甚至很小),因此不具备通风效果,令使用者于长时间乘坐或卧躺下,容易造成该处皮肤因处于闷热潮湿条件而滋生细菌,导致皮肤及身体部分病变的情事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通风效果的座、卧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座、卧垫,由多个小颗粒通过绳索紧密串连组合而成,其特征为:每一个小颗粒在本体中央贯通有一孔洞;并在周缘的相对应端面上分别贯设有供绳索穿设连结的小圆孔、以及提供通风作用的较大的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除提供较佳通风效果外,还可提供舒适的乘坐或卧躺感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效果及其它目的。
图1是传统座垫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传统座垫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小颗粒的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座垫的外观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座垫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小颗粒的另一实施例。
图7是应用图6的小颗粒构成的座垫的外观图。
图8是图7的局部剖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分别为:座、卧垫1;小颗粒10;孔洞11;小圆孔12;通风孔13;绳索20;凸粒30;小圆珠31;镂空部分40。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座、卧垫,可使一般使用者在乘坐或卧躺时,除能维持原有坐时或卧躺时的舒适感受外,还能达到优良的通风效果。
该座、卧垫1由多个特殊造型的小颗粒10通过绳索20紧密串连组合而成。每一个小颗粒10的基本构造如图3所示,该小颗粒10是以塑料或压克力或金属等基材制成的呈多角形柱状体(附图所揭露的为八角形),且各个小颗粒10在本体上中央贯通有一孔洞11,在周缘的相对应端面上则分别贯设有供绳索20穿设连结的小圆孔12及提供通风作用的较大通风孔13。
经将多个小颗粒10以绳索20方式贯穿,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连结后,即形成如图4、图5所示的座、卧垫1;此外,由多个小颗粒10所构成的座、卧垫1经组合后,亦可轻易扩充至所需面积大小;如此一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数小颗粒10的紧密串接结合,基本上便提供了良好的乘坐及卧躺舒适感;同时,在各个小颗粒10上设计的垂直孔洞11及呈交错设计的横向的通风孔13,有助于使其可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而能进一步减低皮肤与身体部分受伤害的几率。
参见图6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座、卧垫1所应用的小颗粒10构造,除上述的呈多角柱状体的型态外,还可采以短圆柱型态,如图6所示,该小颗粒10同样在中央贯通有孔洞11,且在周缘环面上采十字交错型式穿设有提供绳索20连结的小圆孔12,以及直径稍大的具通风作用的通风孔13;至于其组合方式则同于上述以绳索20一一穿入各个小颗粒10的小圆孔12内,并促使其紧密结合,以构成大面积型态的座、卧垫1,并得以在保有上述舒适乘坐或卧躺感受外,亦能获得更优良的通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明德,未经赖明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7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