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26981.6 | 申请日: | 2001-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7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忠 |
| 主分类号: | A44B19/00 | 分类号: | A44B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凤儒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成型 心轴 固定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特别指一种拉链成型的前期加工机械。
传统的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方式都是以偏心的方式实施,因此都需有一偏心块来连接上轴与下轴,例如台湾公告第122751、131180、143190号等,其利用偏心块联结的方式主要是能使中心纱线轴以偏心方式,放置但在日后对于传动皮带的更换上必须卸除下轴以下所有组件后才能装上皮带,所以反而非常麻烦,而且在组装与维修上也会比较不易,所以装修时间加长,此对一般急于赶工的业者而言,实在是一大缺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实现一种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该装置便于组装和更换零部件,省时、方便、迅速,并且可以减少一条传动皮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其是在拉链成型机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而在成型机的上方设置有成型机座,成型机之下方则是设置单丝绕线给料及盘头架装置,
该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是由上、下培林座之间以一半圆承接座连接,上、下培林座的中央孔口内具有小培林与培林套,于培林套内穿设一轴杆,另在下培林座之下固定一齿盘,齿盘下具有一连体的齿轮;
在轴杆近上端处固设一由皮带带动的齿轮,而在轴杆下端固定一轴座,另在轴杆的管孔上、下端设有一培林,两培林之间设有一中心轴;
于中心轴上端具有一齿轴,且在顶端固定一夹头,而中心轴下端则固定一齿轮并套接一中心纱线架的接头;
另,前述轴座之侧是固定一偏心座,偏心座之上、下各具一小培林与齿轮,且小培林并以上、下盖予以覆盖着,又上齿轮可与齿盘的齿轮啮合,而下齿轮可与中心轴下端的齿轮啮合;另轴座侧还设有用以平衡重心的二配重体;
再者,在轴座上还具有一可将尼龙线导入于轴杆内、并经轴杆而向上升至转盘上的过线杆。
本实用新型摒除传统偏心块设在上、下轴之间的连接处,而改以轴杆下端设置一轴座,且在轴座的侧设一偏心块,再通过偏心块之上、下齿轮的传动来使中心纱线轴旋转。
又,成型机下端的尼龙线则经由轴座侧边的过线杆,再经轴杆向上输送,使得尼龙线不再由传统的上培林座穿升而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下培林座各具有一弧形凸框,且为相互对称设置,所述承接座之上、下端分别以螺栓予以固定在凸框,而使三者结合为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轴杆中央为一管孔,管孔侧边具有一垂向的偏心孔,偏心孔的底端与轴杆下端的小斜孔相通。以供尼龙线过线之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轴座的中央孔口下具有一小斜孔,于小斜孔的末端螺设一瓷眼螺栓。以供尼龙线过线之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心纱线架的接头具有一以供中心纱线穿过后再导入于中心轴底端的孔口内的斜向的入线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的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设在成型机上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拉链成型机的中心轴固定传动装置立体组合图,为便于了解可同时参阅图2所示的立体分解图,两图式中揭示出一上培林座1、下培林座2,两培林座的中央孔口11、21各设有一培林12、22及一培林套14、24,而培林套14、24与轴杆5相固定配合;又上、下培林座1、2之中央孔口的周边还具有一弧形凸框13、23,且两凸框是上下相互对称设置,在上、下培林座1、2之间以一半圆承接座3连接,该承接座3的上、下端是以螺栓31固定在凸框13、23上。在下培林座2之下是固定着一齿盘4,齿盘4的底面具有一连体齿轮41,且中央具有一中央孔口42。
又,在上、下培林座1、2及齿盘4的中心穿设一轴杆5,在轴杆5近上端处固设一以皮带带动的齿轮51,而在轴杆5下端固定一轴座6,另在轴杆5之中央管孔52的上、下端设有一小培林53、54。
在轴杆5的管孔52内设有一中心轴7,在中心轴上端具有一齿轴71之外,在顶端还固设一夹头72,而在中心轴7下端则固定一齿轮73及套接一中心纱线架10之接头101(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忠,未经张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