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隙式微管出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01226973.5 | 申请日: | 2001-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4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守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守学 |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式微 出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系统中安装在毛管管内的管隙式微管出水器。
滴灌是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它通过不同直径的管道,最终由出水器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土壤,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微管出水器是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一种出水器。
微管出水器本身是一根内径约1毫米的细塑料管,通过其长度变化,达到调压目的,使出水器出水均匀一致。使用时在毛管适当位置打孔,将微管一端插入毛管孔中,作为微管出水器的入水口,另一端为微管出水器的出水口,毛管插入孔与微管外径紧配合。
目前使用的微管出水器多为缠绕式微管出水器,即将微管一圈圈缠绕在毛管外径上绑紧固定,它的缺点是缠绕和固定工艺要求较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96219502.4中提到内藏式微管出水器,是将缠绕在毛管外的微管全部插入到毛管内,只留下微管出水口。但是许多长度不同的微管插入毛管内部,毛管内水流空间变小,造成水流的阻塞,影响滴灌效果,所以毛管长度不能过长,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因微管变化其长度以达到调压目的而造成的生产和使用上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隙式微管出水器,不仅缩短了微管的长度,还不影响毛管内的水流,并且易于生产和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管隙式微管出水器是在微管管壁上沿轴向切出一个或几个狭长切口,然后将切口部位插入毛管内,则毛管内的水由切口进入微管,从出水口滴出。当毛管内水压高时,微管切口缝隙变小,水压低时,缝隙变大,起到补偿作用。微管的长度也可大大缩短,并且所有的微管都可以是等长的。切口缝隙还起到过滤作用,使微管不易被杂质阻塞。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管隙式微管出水器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管隙式微管出水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1所示为管隙式微管出水器的剖视图。微管2的入水口3被封闭,沿管壁轴线方向上有狭长的切口5,被封闭的入水口3和切口5全部插入毛管1内部,出水口4露在毛管1外边。毛管1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由切口5进入微管2内,再由微管2的出水口4滴到植物根部。
图2所示为另一种管隙式微管出水器的剖视图。微管2贯穿整个毛管1,故有两个出水口4露在毛管1外边。毛管1内的水由切口5进入微管2内,再由微管2的出水口4滴出。
微管2上切口5的数量有一个或多个,切口长为2~6毫米。由于切口缝隙随水压的变化而变化,有较好的补偿能力,所以不必再通过变化微管的长度来调节压力,故微管可以是等长的,便于生产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守学,未经张守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9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