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形折叠式捕鱼笼无效
申请号: | 01226964.6 | 申请日: | 200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7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建华 |
主分类号: | A01K69/00 | 分类号: | A01K6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学苑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尊生 |
地址: | 3018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形 折叠式 捕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具中的诱捕鱼笼。
现有的折叠式圆柱形捕鱼具(中国专利ZL94206359)的结构是在弹簧式螺旋线钢丝骨架和两个圆环形网圈外面围有外网,通过一个锥台形联接网与圆环形网圈相联接,两个小内网之间有拉线,网圈上装有卡钩以便在折叠时卡住不致松开。该捕鱼具折叠后运输方便,捕到鱼后亦可方便取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渔业生产中使用上述折叠式圆柱形捕鱼具,渔民作业时经常遇到因风浪大而造成作业区内环境不稳定状态,特别是海底水流大时会引起圆柱形捕鱼具的滚动移动,此时鱼儿容易受到惊吓而逃走,很难钻入网内,另外鱼路口设在圆环形两端,当鱼儿寻见鱼饵后只能从两个方向进入捕鱼具内,鱼从其它方向迅速进入捕鱼具内比较困难,由于此类原因会影响捕鱼产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折叠式捕鱼笼,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简单,使用可靠,大大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包括可折叠方形骨架、外网、小内网、锥台形连接网、钢性圈、卡钩、拉线、弹性线构成。
本实用新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如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为弹性线,2为骨架,3为锥台形连接网,4为钢性圈,5为鱼路口,6为外网,7为袋形小内网,8为拉线,9为拉线,10为袋形小内网,11为钢性圈,12为鱼路口,13为卡钩,14为弹性线,15为卡钩,16为旋转轴,17为旋转轴,18为矩形框骨架软联接边,19为矩形框骨架软联接边,20为旋转轴。
本实用新型设有四个鱼路口,两两相对,骨架2是由六个相同大小的矩形框构成,分成三组,每组两个矩形框的长边框通过设在中间的旋转轴交叉连接,中间一组的短边框分别与另两组矩形框的短边框两两软联接,然后骨架首尾两端对应的短边框弹性线连接;如图所示,骨架首尾两端联接有锥台形连接网3,锥台形连接网3的底部是钢性圈4,钢性圈4连接小内网7,构成对称的鱼路口5;骨架2外面有外网6;中间相邻并平行的矩形短边框软联接边之间开口连接钢性圈11,钢性圈11连接小内网10,构成对称的鱼路口12;两对应的钢性圈之间有拉线,拉线8与拉线9相互垂直,在拉线8与拉线9的交叉中心处安放鱼饵。骨架2一端安装卡钩15。骨架首尾两端弹性线1可以是橡筋、弹簧和弹性条等,弹性连接线可以使骨架2自动充分打开,不使用或运输时用卡钩卡住实现折叠。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鱼路口,改善了渔笼在海底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使用状态下不会滚动移动,折叠后运输方便,捕到鱼后亦可方便取出,大大提高渔业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建华,未经陈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