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门板的推拉把手无效
申请号: | 01226575.6 | 申请日: | 200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金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E0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门板 推拉 把手 | ||
一种推拉把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拉把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门的推拉把手,尤其是对其把手的固定结构改进,其是将两把手之间的固接结构加以箝制,以避免锁接的栓柱体松动。
现有技术中用于门板的把手,如图1所示,其两拉把1的相互相锁接方式是利用一拉把1’上下设有锁柱体11’,在锁柱体11贯穿门板2’的穿孔21’后能与另一拉把1’的对接孔12’锁接并在两拉把1’的锁接处以垫片13’作为间隔避免拉把1’直接与门板2’接触而损坏到门板2’;而由于两拉把1’之间采用以直接锁固方式,在经常对拉把1’推、拉开启门板2后,两拉把1’的锁接触很容易就会松脱产生摇晃现象,而会有异声产生;再者,由于外漏的垫片13’直接与空气接触,易使得垫片13’有氧化形成脆化现象,反而会失去其缓压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克服上述现有把手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推拉把手,其采用单边锁固并辅以对栓柱体压紧防松脱的固定结构,能充份防止栓柱体在拉动拉把时的转动,而可达到两拉把稳固接合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门板的推拉把手是在门板里外两面上各设有一拉把,形成一组拉把,两拉把之间为相互锁接结合;其中:这组拉把内侧上、下各设有固定座,在固定座侧面周缘内部设有环槽,该槽内设置垫圈,而其中一拉把的上、下两固定座内部设有内螺孔,另一拉把的对应的两固定座内设有T型槽,在此固定座侧部设有一与T型槽连通的侧贯孔,该侧孔拧有螺柱,在两拉把的固定座相互对位于门板的穿孔后,可由一栓柱体一端上所具有的螺纹段与具有内螺孔的固定座进行螺合,该栓柱体另一端具有与螺纹段连接的导入斜面及外端的顺接面,该栓柱体的这端伸入于另一固定座的T型槽内,以将两对接的拉把结合,并利用凸伸设于T型槽侧贯孔内的螺柱旋转伸入T型槽内与栓柱体的端头的导入斜面接触。由于螺柱迫紧于栓柱体向外渐缩的导入斜面,而迫使栓柱体朝向T型槽内部凸伸,进而达到拉近两拉把之间的距离。即由于该栓柱体的端头具有朝螺纹段渐缩倾斜的导入斜面,当供此端头所设置固定座侧部贯穿的螺柱向内凸伸与导入斜面接触後,会迫紧于导入斜面向,并使导入斜面可被向固定座的T型容槽内深入将两固定座紧拉结合,且受螺柱顶迫的栓柱体因其导入斜面的倾斜方向仅能使栓柱体愈往内移,进而能保持两扭把之间不受开、关门板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性用于门板推拉把手的结构,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的门把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把结构实施应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门把结构局部放大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把固定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把固定结构的迫紧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门把固定结构实施使用于较厚门板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中:拉把1’,锁柱体11’,对接孔12’,垫片13’,门板2’,穿孔21’,拉把1,固定座11,T型容槽110,相惯孔1101,内螺孔111,环槽112,螺柱12,螺柱12,垫圈13,栓柱体14,螺纹段141,端头142,导入斜面1421,顺接面1422,门板2,穿孔21,衬套22。
现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至图4,该门板2的里外面上对接设有两拉把1,该两拉把1之间以固定座11作为固接的结构,在两拉把1的内侧面周缘处均各设有一环槽112,其内设置有垫圈13,且垫圈13设置时为部分外凸,以便作为与门板2表面的接触,避免固定座11直接与栓柱体14接触而刮伤门板2表面。
上述两拉把1的固定座11内部结构均不同,其中一拉把1的上下两固定座11内设有内螺孔111,可供一在穿置过门板2的具有衬套22的穿孔21内的栓柱体14以其螺纹段141在螺合锁接,而另一拉把1的上下对应的两固定座11内为设有T型容槽110,此一T型容槽110为外大内小的槽,内侧的槽可供栓柱体14的端头142吻合置入,并由端头142的顺接面1422与内侧T型槽110吻合接合,而在栓柱体14端头142上的顺接面1422至螺纹段141的间,具有一导入斜面1421,该导入斜面1421为朝向螺纹段141方向渐缩倾斜,而在此固定座11侧部设有一与外侧T型槽110连通的侧贯孔1101,在该侧贯孔内螺合有螺柱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金,未经李福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