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机构及内置有该按摩机构的按摩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26289.7 | 申请日: | 2001-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84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彬 |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机构 内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人体进行揉捏按摩和摇摆按摩可切换的按摩机构及内置该按摩机构的按摩装置。
目前市场上所流行的按摩装置,只局限于两个或多个球形按摩头,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其作圆周偏心运动,达到按摩效果,或以左右两个倾斜方向相反的滚轮按摩装置,受驱动机构的作用,带动左右两个滚轮作时宽时窄的变化,而达到对人体揉搓按摩之目的,以上两种形式之按摩装置变化单一,使用者易产生厌烦,且按摩头或滚轮与人体接触面积小,按摩时会产生疼痛或不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低成本的揉捏按摩与摇摆按摩可自由切换的一种按摩机构及内置有该按摩机构的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驱动装置、按摩组件及主体底座构成,驱动装置由电机及旋转轴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由换向装置、杆臂装置及导向装置组成,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上设有由曲臂轮及板状拨动杆组成的左右一对杆臂装置,在旋转轴上还设有由换向离合轮、定位弹簧和定位滚珠组成的换向装置,在主体底座上设有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通过左右两组按摩球,能互为相对地进行时而宽、时而窄的变化,产生对人体揉捏按摩,并且通过换向机构,使左右两组按摩球处于同样的倾斜姿势,以相等的距离左右摇晃,可以使人感受到摇摆中有敲击的按摩感觉,同时由于由多个按摩球组成的按摩组与人体接触面积大,从而能感受到更加舒适的按摩效果。
图1为揉捏按摩时的机构剖视图。
图2为摇摆按摩时的机构剖视图。
图3为驱动装置侧面剖视图。
图4为导向装置示意图。
图5为杆臂及导向装置示意图。
图6为一种状态下的换向装置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状态下的换向装置示意图。
图8为按摩机构俯视图。
图9为八按摩球按摩机构俯视图。
图10为双按摩机构俯视图。
图11为双按摩机构俯视图。
图12为导向装置的两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按摩垫(椅)示意图。
图14为按摩机构组成的可行走式按摩垫(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行走机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清楚完整,下面结合附图列举实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驱动装置100、换向装置102、杆臂装置101、导向装置103、按摩组件104、支架26及主体底座27所组成。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100是由电机1、蜗杆2、主动蜗轮5、支承蜗轮6、滚动轴承25、旋转轴23、支承蜗轮轴28、底座27、变速箱底座3、变速箱上盖4等组成。其中电机1用锁紧螺丝固定在变速箱底座3上,支承蜗轮6的中心孔与支承蜗轮轴28是滑动配合,支承蜗轮轴28两端用固定架29安装在变速箱底座3内,主动蜗轮5的中心孔内径与旋转轴23紧配合,并用固定插销32使之连为一体,为增加强度,在主动蜗轮5的两侧用滚动轴承25支承旋转轴23,并安装在变速箱底座3与变速箱上盖4内,电机蜗杆2啮合于主动蜗轮5与支承蜗轮6之间,支撑蜗轮6是防止蜗杆2受压后变形而造成脱齿无法工作而设定的。变速箱底座3用锁紧螺丝固定在主体底座27上,变速箱上盖4用锁紧螺丝34固定在变速箱底座3上。
从图1上可见,在旋转轴23伸出变速箱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杆臂装置101,在其中一侧的变速箱与杆臂装置中间装有换向离合轮17。从图一、图五可见,左侧的杆臂装置是由板状拨动杆10、滚动轴承22、轴承固定座21、固定曲臂轮15等组成,其中滚动轴承22用轴承固定座21及锁紧螺丝38固定在板状拨动杆10上,固定曲臂轮15的曲臂紧配合套入滚动轴承22中,固定曲臂轮15用固定插销32与旋转轴23固定为一体。右侧杆臂装置,如图1和图6所示由板状拨动杆10A、滚动轴承22、滚动轴承固定座21、活动曲臂轮16等组成,其中,滚动轴承22用锁紧螺丝38及轴承固定座21固定在板状拨动杆10A上,活动曲臂轮16的曲臂紧配合套入滚动轴承22中,活动曲臂轮16的中心孔与旋转轴23是滑动配合,活动曲臂轮16的非曲臂端的另一个端面上设有一个呈90°扇形状的突出块16A、16B(见图6),该突出块是活动曲臂轮16的受力器和换向器。在活动曲臂轮16的曲臂外侧装有定位套20,定位套20用固定插销32与旋转轴23固定连为一体。活动曲臂轮16安装在换向离合轮17与定位套20之间,定位套20的定位端的外径与活动曲臂轮16的定位孔间留有一定活动间隙,同时在轴线方向活动曲臂轮16与换向离合轮17和定位套20之间也留有活动间隙,保证活动曲臂轮16不随换向离合轮17及定位套20一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彬,未经林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6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