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语音自动拨号防撬报警锁无效
申请号: | 01225983.7 | 申请日: | 200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64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仕华 |
主分类号: | E05B51/00 | 分类号: | E05B51/00;E05B4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语音 自动 拨号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报警锁,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通讯线路、可实现无线报警的智能防撬报警锁。
现有的用于门、窗防盗的防盗锁种类繁多,但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常用的防盗锁有的是单纯机械结构,有的是采用声光驱逐报警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需要人工按钮才能报警,再根据解警操作解除警报。容易造成误警、漏警,也使防范部门难以尽早获得信息,予以快速反应,难以真正打击盗匪,确保用户安全。
2.具有自动拨号报警功能的报警锁)其防盗报警装置设于门上,与传感器有线连接。当盗匪破坏连接线路后,便无法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线连接,可迅速、正确发出报警信号的智能防撬自动拨号报警锁。
本用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语音自动拨号防撬报警锁,包括锁具和设于锁具内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输出电路上设发射电路,另设一自动控制装置接收处理发射电路传送的信号,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收电路、语音处理电路、输入电路和拨号电路相连。
接收电路包括解码器U131、无线接收解调模块U132、电阻R131和R132,U132的2脚连接U131的14脚,U131的7、13脚输出至主电路的微控制器U11的P14和P15。
语音处理电路的控制信号由主电路的微控制器U11的P24接进,语音处理电路包括LU81、LU82,其中LU81的VSSD12脚和VCCD28脚为数字电路的电源,VSSA13脚、VCCA16为模拟电路电源,它的14、15脚接扬声器,18脚接麦克风LM81输入。
本报警锁将微动开关安装在锁具内,能自动识别主人与盗匪。若通过钥匙转动则解除报警系统;若盗匪非正常开启门、窗,使门、窗与边框产生一定距离,从而触发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的输出信号一路与扬声器连接产生强力室外报警,对盗匪起威慑作用;另一线路与发射电路连接发出无线信号。再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接收无线电路信号,对电路信号进行处理放大后,再经预先设置的顺序和储存好的语音信息,最后经控制器输出电信号与电话机连接产生自动循环拨号,通讯线路与外地主人和防范部门传送报警信息,从而有力打击盗匪。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智能防撬自动拨号报警锁的锁具与自动控制装置分开设置,无线连接。
2.当窃贼破坏门、窗,而门、窗并未被撬开时,能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信号。
3.本防盗报警锁一旦被非正常开启,防盗报警装置立即工作,通过预先设置好的顺序经电话发出报警,可通过电话、手机、BP机通知主人和防盗部门,同时装置内安装的蜂鸣器可以实现室内报警,也可设置为静音报警状态。
4.增设液晶显示器,可避免报警锁在预存密码或输入电话号码时发生错误,产生误操作。
5.报警迅速可靠,单片记忆集成电路可重复自动拨号报警。
下面再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机线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显示器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语音处理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射线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门、窗上的安装图。
如图1、6所示,本报警器将微动开关1分别安装在锁具2内以及门扇4与门框5接触面处。微动开关1信号分两路输出,一路输出至扬声器3,可发出强劲的室外报警声;另一路经发射电路产生无线电波信号输出至另外设置的自动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接收电路、语音处理电路、输入电路、拨号电路、电源、显示器相连接。其电源可为交流供电,当发生易常情况断电时,也可由备用电源如蓄电池供电。
参见图2,接收电路包括U131,U132,电阻R131、R132,其中U131为LS2272型解码器,U132为T163型无线接收解调模块。U132的2脚连接U131的14脚,当有正确信号时,触发CPU中断,解码后由U131的7-13脚输出数据至主电路中的微控制器U11(AT89C51)的P14、P15脚,以便进行中断处理。
电源及监测电路包括由U121和电阻R121-R12组成的比较电路。当电压低于某阀值时,显示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L121点亮提示。同时PR21、电阻R22、三极管N21组成自动充电电路,当电压降至某值时,自动对电池充电,当无交流电源时,电池通过二极管D25为工作电路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仕华,未经林仕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