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俯卧位颈椎牵引器无效
申请号: | 01225219.0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99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曲兴志;马雨亭;陈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兴志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519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俯卧 颈椎 牵引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设备,主要用于颈椎疾病的牵引治疗。
目前,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进行性变和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等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颈椎疾病呈多发性趋势,如何有效治疗这种疾病,减轻患者的病痛,已经引起医务界的关注。在已有的非外伤性颈椎病治疗设备中主要采用坐式牵引疗法和仰卧式牵引疗法,在缓解患者病痛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坐式牵引疗法是直上直下方向牵引颈椎,违背了人类颈椎生理曲度,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患者头晕,甚至出现昏迷现象,而且牵引时间较长,造成患者腰、背部疲劳,其配合颈椎部位的按摩治疗较难进行;仰卧式牵引疗法需要占地面积较大的治疗颈椎病牵引床,而且仰卧牵引时间较长,又多为配重式牵引,调整使用不便,患者背部在仰卧中无法按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坐式或者仰卧式牵引治疗非外伤性颈椎病器具设备存在的问题,以及颈椎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为方便其治疗,设计提供一种便携式俯卧位颈椎牵引器,达到在牵引颈椎的同时,方便颈部按摩治疗,缩短牵引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便于携带、调整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治疗中安全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本器的上、下床面由合页铰接,上、下床面整体表面呈上高下低的缓坡状,上、下床面的底面设有储放空间,在上床面端部固装牵引底座,牵引支杆的一端插入牵引底座内固定,牵引支杆另一端杆内部固装丝母,丝杠与丝母旋装配合,带有牵引角度调节器的活动牵引架套装在牵引支杆上,且圆周向定位,活动牵引架可沿牵引支杆轴向移动,安装在活动牵引架上的顶丝前端位于丝杠外圆柱面槽内,将活动牵引架与丝杠一体连动,手轮固装在丝杠外端头上,枕颌牵引带的一端与牵引角度调节器连接,至此构成便携式俯卧位颈椎牵引器。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坐式和仰卧式颈椎牵引设备的缺点,具有结构简单、调整使用方便、易于携带和操作、治疗效果好、治疗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医院、城市社区医疗服务部门以及患者家庭应用。
图1是便携式俯卧位颈椎牵引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底面视图。
图中件号说明:
1、上床面、2、下床面、3、合页、4、储放空间、5、牵引底座、6、牵引支杆、7、丝母、8、丝杠、9、活动牵引架、10、顶丝、11、手轮、12、牵引角度调节器、13、枕颌牵引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合页3将上床面1和下床面2铰接,从上床面1至下床面2整体表面呈上高下低的缓坡状,储放空间4设置在上、下床面1、2底面腔内,在上床面1端头部位上固装着牵引底座5,牵引支杆6的一端插入牵引支座5内固定,丝母7固配在牵引支杆6的另一端杆内部,丝杠8与丝母7旋装配合,带有牵引角度调节器12的活动牵引架9套装在牵引支杆6上,两件间圆周方向定位,活动牵引架9可沿牵引支杆6的轴向移动,顶丝10安装在活动牵引架9上,其顶丝10的前端位于丝杠8外圆柱面槽内,将活动牵引架9与丝杠8一体连动,在丝杠8的外端头上固装手轮11,枕颌牵引带13的一端与牵引角度调节器12连接,至此构成便携式俯卧位颈椎牵引器。
颈椎疾病牵引治疗使用本器时,患者头朝向枕颌牵引带13一例以俯卧位姿式卧下,将枕颌牵引带13套在患者头颈及下颌部位,利用牵引角度调节器12调节牵引角度后在活动牵引架9上定位,摇动手轮11,在丝杠8与丝母7配合下,利用顶丝10使活动牵引架9沿牵引支杆6轴向向外端移动,适宜后停止摇动手轮11,达到颈椎病牵引治疗目的,同时配合颈部按摩等治疗方法,取得最佳效果。使用后,将手轮11和牵引支架6依次从丝杠8和牵引底座5上拆下,放置在储放空间4内,利用合页3将上床面1与下床面2折叠,装入背袋或提袋中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兴志,未经曲兴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2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