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收扩散式冷冻循环的蒸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5121.6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白豪;詹儒和;郭晋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扩散 冷冻 循环 蒸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循环的蒸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体积大为缩小与重量缩减的冷冻循环结构中的共管式蒸发器设置结构。
公知的冷气机冷冻循环系统的装置,主要由钛热管发生器1、氢气柜2、分离器3、液热交换器4、吸收器5、除水器6、凝结器7、蒸发器8、气热交换器9、滤管10、分析器11、U型管12、风扇13、石棉板14所构成,其是利用氨水气化潜热高的优点作为冷媒,以水于常温、常压下能吸收大量的氨气,在反向过程中被水所吸收的氨气会因加热而逸出的特性作为吸收剂,并以氢气加速氨气的蒸发率及提供系统的压力平衡,通过重力与热力实现系统的吸收冷冻循环,整个系统均为非机械式,无压缩机运转抽吸动作,更无压缩机运转声。
如图1所示,发生器1由钛热管接电后产生热量加于发生器1,使氨气逸出溶液,具有热量的氨蒸气顺着滤管10上升,并挟带一部分溶液到达分离器3内,在此气体和液体各走一条分别的管路3a、3b,液体借助重力由液流管3b流入液热交换器4,再到达吸收器5,分离器3中的气体部分由中央气流管3a下降转向至分析器11中,气体因较轻,仍上行到除水器6后,如还有任何水分或凝结液体会往下流返回分析器11再回到发生器1内,除水器6排管上围有一圈圈的阻板6a,因此能阻止气体再挟带液体上升。
通过除水器6后,便已是纯的氨气,才会进入凝结器7,凝结器7分为凝结管7a及凝结管7b两部分,凝结管7a部分有鳍片冷却可凝结一部分蒸气,系统内的热量只用于上升循环,并到凝结管7a此点为止,以后的循环只靠重力了,纯净的氨流动至蒸发器8,另外,在凝结管7a部分末凝结的蒸气上升到凝结管7b部分再凝结,凝结器7与蒸发器8之间的U型管12是作为液体氨的储存器,氨液体贮量超过预定的水平即流入蒸发器8中,因液体由于重力的作用,具有水平平衡的倾向。
待U型管12中被注满液体后即会流入蒸发器8,当氨液体进入蒸发器8沿一连串水平挡板8a上形成一薄层氨液体膜层,氢气在U型管12处的充入以使液体氨得以降压至设计标准,而能在蒸发器8内作低温蒸发,蒸发时即吸取热量,实现冷凝作用,由风扇13排出,并由石棉扳14隔绝。
氢气越多氨气含量越少,其温度则越降低,当氨蒸发后与氢气混合,此混合气较重于氢气,即沿气热交换器9的内管9a下降到吸收器5中,同时冷却外管9b上行的氢气,由分离器3经液热交换器4至吸收器5顶部流入的弱氨溶液,当一接触由气热交换器9而来的混合气体,即吸收氨,而只剩下氢气,氢气不溶于水,且较轻,故沿气热交换器9外管9b上升回到蒸发器8,以便再与氨蒸气混合,吸收器5外有鳍片5a为空气冷却,此能使弱氨溶液冷却,并加强其吸收能力,同时在吸收时它也放出热量,因此用气冷鳍片5a移去这些热量,促进系统的连续循环,当溶液吸收大量氨蒸气后,变成强溶液沉流于吸收器5的底部,并继续向下经液热交换气4与分析器11回到发生器1开始另一循环。
公知技术的缺点为:于蒸发器内氨液体、氨气、氢气交互流动影响到整体的安定性,而且需要设置很长管路,相当不经济,气热交换器、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也分别设有相当长的管路,都增加管路的流程与整体的体积,于是公知技术的体积为相当大,无法缩小,为了更符合实际需求,必需解决公知技术的管路过长且无法使整体体积缩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循环的蒸发装置,其使蒸发装置处的蒸发器外型结构简单,蒸发器之内同时置氨液管与氢气管,此蒸发器外型简单对称,加工容易,节省蒸发器空间,且由于氨液管与氢气管内置在蒸发器的管路内,在其流动的过程中,已产生热交换,允许其于低温低压下产生反应,并促进氨液的快速流动,当氨蒸气于反向流动时,迅速吸热,都是很好热交换设计,使蒸发器处冷冻温度更低,也进而降低系统的重量,减少体积;于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生产出比公知技术更小,整体操作性比公知技术更好的冷冻结构,让随身式冷冻结构不再是梦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吸收扩散式冷冻循环的蒸发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
一氨液管,其接于一冷凝器,其另一端为开口,且该开口端的高度低于氨液管与冷凝器的相接处,其整体的形状如U状,以形成具液封的管路,氨液管的开口端设有一毛细组织,以毛细组织导引氨液的扩展,并防止氨液流出后只沿氨液管的管外表流动;
一氢气管,其一端与一吸收器相接,其另一端为开口;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热能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1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轮扳手的调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管式膜片曝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