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面控制器结构改良无效
申请号: | 01225066.X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817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13 |
发明(设计)人: | 蔡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永治 |
主分类号: | E03B11/12 | 分类号: | E03B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面 控制器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面控制器结构改良,尤其是指一种由上盖、基座及垂球所组成的一种装置。
目前一般专用于水塔使用的液面控制器,只利用一垂球的上浮或下沉来控制一控制开关的开闭,藉以控制水塔内水位的高低,然而那些通过控制开关来控制抽水设备抽水与否的电子设备,最容易受水气的侵蚀而发生故障,然那些装置装设于水塔上时其前述的电子开关设备是直接设置于水塔之上,而无任何有效隔离水塔水气侵蚀控制开关,因此当长时间的安装使用后其水塔内的水气将会侵蚀前述的控制开关与其配属的电子设备,如此将造成该液面控制器的故障,因此那些液面控制器虽能有达到其控制水塔内水位的目的,但若仍能加以改良且将前述的缺点排除,将更能使该液面控制器的功能大幅提高,且亦较能为使用者所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上盖、基座及垂球组所组成的液面控制器结构改良,它不仅自动控制水塔中的水位,不致使水气进入密封室侵蚀控制开关,而且可同步控制开关的关闭与启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由上盖、基座及垂球组所组成,其特征在于:通过上盖与基座中的隔板作用可使上盖与基座结合后能形成为一密封室及一排水气室,而垂球组则是利用一垂线与控制杆中的控制板相连接在一起,而控制杆的另一端则为一偏心轴,该偏心轴与控制板分别位于密封室及散水气室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能自动有效的控制水塔中的水位长期保持在预设的位置。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液面控制器中是分设有一密封室及一散水气室,因此水塔中的水气可以经散水气室中散出,不致进入密封室中侵蚀控制开关而导致故障情形的发生。三、藉由控制杆的设置实施,除可将控制开关密封设置于密封室中外,亦可有同步控制开关的关闭启动,且无需利用复杂的构件即可达其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实施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实施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实施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实施图(二)。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图及立体分解实施图,其图中揭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面控制器1结构改良,其主要是装设于水塔2的顶缘适当处,藉以自动控制水塔2内容水量高底,而该液面控制器1则是由上盖11、基座12及垂球组13所组构而成,通过上盖11与基座12的隔板121作用可使上盖11与基座12结合后能形成为一密封室1211及一排水气室1212,又基座12是通过底缘的中空螺柱122作用将其螺设固定于水塔2顶缘适当处所预设的固定孔21中,至于前述的垂球组13则是利用一垂线131穿过该中空螺柱122中并与前述的基座12中的控制杆123相连接在一起,当垂球组13因水塔2内的水位变化而下拉或上提时其控制杆123即同步动作,并藉由控制杆123连动控制开关124而启动或关闭抽水设备3以保持水塔2水位能永保满水位的状态,又由于控制开关124是与控制杆123分隔且单独设置于一密封室1211及一散水气室1212,因此其水塔2中的水气经中空螺柱122进入散水气室1212时能由上盖11中的散水气孔111中排出,而不致进入密封室1211中造成控制开关124腐蚀故障;再者,前述的垂球组13主要由一重垂球132及一轻垂球133所组成,当水塔2内的水位降低时其垂球组13即通过重垂球132作用使其下沉并控制开关124开启,反之当水塔2内的水位上升,其垂球组13即通过轻垂球133作用使其上提并控制开关124关闭,藉以同步控制抽水设备3启动关闭(请同时参见图4及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永治,未经蔡永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5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