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无效
| 申请号: | 01224531.3 | 申请日: | 200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9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邱创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67 | 分类号: | H01L23/467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武玉琴,朱登河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排两 可调整 散热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电源供应器的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
电源供应器(Power supply module)普遍用于通讯设备、个人电脑、工作站(workstation)、伺服器(server)等电器设备,用以提供经转换(converting)或整流(rectifying)的电压。电源供应器操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一旦过热就很容易造成系统的死机,使得操作上不稳定,因此,良好的散热可使电源供应器操作更稳定,并且亦有助于延长其寿命。
为了避免过热情形发生,电源供应器通常都会配置一台风扇,以便对系统散热,风扇的散热方式通常有二种,即(一)吸引外界冷气,或(二)排出内部的热气。至于选择吸引或排出方向的考虑点之一为电源供应器在通讯设备、个人电脑、工作站或伺服器等电器设备的机壳内的配置情形,在图1(a)中,电源供应器20的风扇21设在紧邻电器设备10的机壳背侧11,电源供应器20的散热方式用风扇21将热气A1排出电器设备10的机壳背侧11外。在图1(b)中,电源供应器20的风扇21设在电器设备10的机壳内部12,电源供应器20的散热方式利用风扇21吸引外界冷气A2进入机壳内部12,以强制对流(forcedconvection)带走电源供应器20内部的热量或进行热交换来冷却电源供应器20后,再由机壳背侧11排出。
上述二种方式由于风扇21预先固定在电源供应器20上,故风扇21欲进行吸入或排出的单一动作已预先决定,因此消费者必须先考虑电源供应器20在电器设备10的配置,选购上述二种电源供应器20之一。其次,对制造者而言,虽然组装上述二种电源供应器20所需的元件几乎相同,但是在市场上销售时,两种电源供应器各需组装的数量便遇到难以预先决定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更具组装弹性的散热模组,使用者可轻易地通过变换风扇的位置,达到吸入冷气或排出热气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用以排出一电源供应器工作时产生的部分热量,其包括:
一框架,位于所述电源供应器的一侧且设有一电插槽;及
一风扇,具有一本体、第一连接器及第二连接器,其中所述风扇以插拔方式嵌入所述框架,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框架的电插槽形成电连接时,所述风扇按第一方向运转,且当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框架的电插槽形成电连接时,所述风扇按第二方向运转。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第一方向是用来将所述部分热量排出的方向。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第二方向是用来吸入外界冷气的方向。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其中所述风扇进一步设有一电路板,用以承载所述第一连接器及所述第二连接器。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其中所述电路板设至少二个孔口。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其中对应于所述电路板的孔口以至少二个螺丝,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风扇。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其中所述框架进一步设有至少一卡勾。
如所述的散热模组,其中对应于所述卡勾,所述风扇进一步设有一卡槽。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更深入地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
图1(a)表示现有电源供应器的风扇设在电器设备中的配置情形示意图;
图1(b)表示现有电源供应器的风扇设在电器设备中的另一种配置情形示意图;
图2(a)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源供应器的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2(b)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应用于电源供应器的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的风扇插入/抽出框架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的风扇的侧视图。
图2(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较佳实施例吸排两向可调整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该散热模组主要包含框架31及风扇32。框架31位于电源供应器30的一侧,且内部设有一电插槽311(参阅图3)。风扇32具有本体320、第一连接器321及第二连接器322,其中风扇32以插拔方式嵌入框架31。当第一连接器321与框架31的电插槽311形成电连接时,风扇32按第一方向运转,以便将电源供应器30的部分热量排出(如箭头B1方向);而当第二连接器322与框架31的电插槽311形成电连接时(即风扇32旋转180度),则风扇32按第二方向运转,以便吸入外界空气(如箭头B2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4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气缸及气动砂带控制装置
- 下一篇:垃圾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