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无效
申请号: | 01223854.6 | 申请日: | 200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6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瑞麟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3/00 | 分类号: | B62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旭荣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自行车 防盗 保护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自行车的固定存放装置。
由于中国目前的生活水平和人口的具体情况,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自行车和摩托车王国,自行车和摩托车数量之多,使得各地政府部门不得不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管理越来越重视起来,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停放、防盗问题。
目前中国的居住小区和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由于没有适合的使摩托车和自行车停放有秩序的装置,常常因为人们随处放置摩托车和自行车,造成小区及公共场所赃、乱、差,不利于物业管理,由于防盗措施不利,被盗现象极为严重,有时还严重影响交通,尤其是在大型的超市或购物场所附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使这些地方的美观大受影响。虽然也有一种自行车停放支架,它主要包括两端的支撑柱和支撑柱上的横梁,在地面上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前轮底部的框架,在横梁上设有固定自行车前轮上部的弧形架,由于其结构复杂,因此成本高,制造难度大,另外其对自行车固定的稳定性较差,常常会因为不慎,而使自行车歪倒;由于其结构笨重,常常使存取自行车极不方便;这种结构的自行车存放架不具有防盗和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它可以彻底改善现有自行车存放存在的问题,还小区及公共场所一个有秩序和美观的面貌,同时有效地防止被盗,降低发案率,保证人民财产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摩托车、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有预埋件和加固件。
支架用圆形钢弯折成波浪状,在支架的两端设有可固定在混凝土中的预埋件和加固件。
在支架的中部靠近底面处设有若干底支架,底支架下面也设有预埋件和加固件。
支架包括支撑件和支撑梁,在支撑件的底部设有预埋件和加固件。
支撑梁上设有长圆型加固件。
两加固件之间设有圆钢,相接处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于居住区、地铁边、商场等公共场所的自行车、摩托车的存放,即安全又便利,它可以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合理使用场地;由于本实用新型仅仅包括支架、支撑件、预埋件、加固筋以及支撑梁,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住宅小区的住户可将摩托车、自行车锁在此装置上,前后轮均可,使用方便,既可防盗,又可作为护栏,使环境美观。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摩托车、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一种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主要包括支架1、预埋件2、加固件3和底支架4,其中支架1是由无缝钢管弯制而成,其中间距离可将自行车卡在支架1上,必要时可将自行车锁在支架1上,这样即稳定又安全,可防止丢失。预埋件2与支架1焊接后,在预埋件2上再焊接加固件3,待装置固定后再将其用混凝土砂浆固定于地上。本装置的支架可根据周围环境刷漆,要求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另外,为了加强支架1中间的强度,可视需要在弯折部分的底部设有底支架4和预埋件2和加固件3,如图2所示。
使用时,(请补入以下内容:该存放装置最好设于小区的何处,自行车如何摆放,是锁前轮还是后轮,还是均可,最好补入一张摆好自行车的图,若没有,用文字说明也可以)。
如图3、4所示,一种摩托车、自行车防盗保护支架,其主要包括支撑件1、预埋件2、支撑梁3和圆钢4、5、6,使用方法是将摩托车、自行车的后轮放于加固件5内,此加固件5能起到固定作用。将支撑件1和支撑梁3焊接在一起,做成一个支架,利用预埋件2将支架用混凝土固定在地面上,同时在支架上用圆钢煨制成长圆型,为了加固件5的刚度,利用圆钢4、6焊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安装,调整要求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美观、大方,防盗安全性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瑞麟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瑞麟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