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3438.9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进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进泳 |
主分类号: | D04B15/88 | 分类号: | D04B15/88;D04B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圆 机下布折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
现有的下布折收机,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80327号,请参图1所示,主要是织布机的变速箱100与主动杆1001啮合,通过一皮带500牵动传动轴200,该传动轴200与从动轴400经齿轮300的啮合带动,将织布机的旋转动力转换成轴向转动,再由从动轴400啮合从动齿轮6002而引动旋转杆600,折布板700活动接于旋转杆600的导轮6001上,通过旋转杆600的周期圆周运动带动折布板700作来回运动,织成的布料即成折叠状态,但此种结构,其在使用时仍不免有下列缺点亟待改进:
(1)其中主动杆1001通过一皮带500牵动传动轴200,该传动轴200与从动轴400经齿轮300的啮合带动,再由从动轴的蜗轮4001啮合旋转杆600的从动齿轮6001上,此构造虽然可牵动旋转杆600作周期运动,但由于主动杆1001与旋转杆600之间接连的构件过多,不仅组装繁杂且不易,且蜗轮2001、4001与齿轮300间易堆积棉絮,会造成传动不确实。
(2)现有的下布折收机,仅适用于折布使用,若须将布料卷布成捆时,则须更换机台,不仅造成使用者的不便,还增添生产的成本。
(3)其中旋转杆600作圆周运动时,旋转杆600上的导轮6001在折布板700内的导轨7001间作往复滚动,由于导轨6001须有一定的长度(2倍旋转杆的长度长)才能符合旋转杆600的圆周轨迹,因而造成加工繁琐的问题。
(4)当旋转杆60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折布板700的往复运动时,若旋转杆600的长度为L(请参照图2所示),则旋转杆600在a~c、b~d及c~e的旋转距离均为
2×π×L×90°/360°=πL/2
但折布板700各点距离的移动距离却不一致
a~c=2α=2(1-√2/2)L
b~d=β= L
c~e=γ=√2.L
由此可知折布板700受等速率旋转杆60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往复运动的移动速率却非等速运动,因而在折收布料时,造成布料不平整及张力不均的情况发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其在卷布机的机座本体内设置特殊的摆动机构,通过摆动机构的往复运动驱动折布板,以使布料折叠堆置在折布板上,以利储存及运送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通过卡掣凸环及卡掣凹块的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卷布及折布两用。
本实用新型的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包括:机座本体、传动机构及折收机构等所组成;其中,机座本体的侧机箱顶端处枢置有多根卷布轴,在侧机箱适当位置有多根支杆,且侧机箱前端设有一卷布杆,该卷布杆枢设于两侧机箱的两支摆臂前端,在其中一摆臂端枢设一皮带轮,通过一皮带使皮带轮与主传动轴呈一连动;传动机构包括一变速箱及一齿轮箱,两者间通过一链条形成连动,并在齿轮箱上枢设一凸轮盘;折收机构包括一折布板、两滑轨及一连杆。
当变速箱上的主传动轴将动力经链条引导至齿轮箱的副传动轴内,使齿轮箱上的凸轮盘作定位点的枢转,并配合机架上所枢设的连杆,在凸轮盘的导轨内作预设轨迹的周期运动,通过连杆的周期运动而带动折布板作规律性且接近完全等速的往复位移,达成折收布匹的功效。
依本实用新型的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其中在主传动轴上设置一卡掣凸环及一卡掣凹块,当两者分离时,主传动轴可经侧机箱所设的皮带,带动摆臂上的皮带盘及卷布杆的转动,而使针织机完成织布后,将布料拉送卷置成一卷筒状;当卡掣凸环及卡掣凹块结合卡掣时,变速箱的主传动轴可将动力经链条引导至齿轮箱的副传动轴内,而得以供折布使用,通过卡掣凸环及卡掣凹块的设置,以使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卷布及折布两用。
本发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大圆机下布折收装置,确实可将布料平整折叠,且具加工容易、构造简易耐用,降低制造成本,还同时兼具折布及卷布的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下布折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下布折收机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A、6B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掣凹块与卡掣凸环结合卡掣的示意图;
图7A、7B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进泳,未经林进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市电状态显示装置
- 下一篇:套装在支架杆上的喷头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