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23430.3 | 申请日: | 200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0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裕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伸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娅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插头 夹固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主要是指具有结合稳固与牢固的结合功效的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
光纤主要可当作讯号的传输线路之用,而光纤为了要能够传输讯号,则必需要由一光纤插头当作光纤讯号的连接。以一般传统式习用的光纤插头结构而言,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光纤插头,于光纤插头上形成数个插槽,于各插槽中分别可供一片夹制片置入其中,由于各夹制片的中央分别形成一圆孔,该圆孔可供光纤导线穿入其中,并当将夹制片上、下夹压之后,令光纤导线可以定位于夹制片的中央,但是,上述的构造于实际使用时却具有如下缺点有待改善:因夹制片中的圆孔与光纤导线之间的接触面为一种弧形面的接触面,该种为相对弧形面的接触面情况,会造成光纤导线与夹制片之间当受到外力时发生相对转动的现象,亦即会造成结合之后该光纤导线与光纤插头之间发生结合稳固性不良的问题,容易令光纤导线与光纤插头间发生相互松脱。
本实用新型人有监于现有光纤插头夹制片结构于设计上未尽精良,乃积极进行研究改良,经不断的尝试与试验后,终于发展出确具实用性功效之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于光纤插头内部依序形成有数个内径呈递减状的大、中、小内径部,各个不同的内径部分别对应于光纤导线的芯线与内、外披覆层,于大内径部处形成数个插槽,分别有一夹固片可分别插置于插槽中,于夹固片中央形成一线槽,于线槽的上、下位置分别朝中央凸伸形成一夹掣凸片,该线槽呈H形可供光纤导线穿过,并可将夹固片的夹掣凸片的两端部分别夹紧于光纤导线的外披覆层处以防止光纤导线相对于夹固片间发生不当的转动问题,具有较佳的稳固与牢固结合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光纤插头呈中空管状,光纤插头上一体成型有握持部、中段部与头部,握持部上形成有数个径向贯穿的插槽,各插槽内分别设有一夹固片,其中央形成一线槽;于线槽的上、下位置处分别朝中央凸伸形成一夹掣凸片,夹掣凸片的两端点可分别刺入光纤导线的披覆层中确实定位。
该光纤插头夹固片装置的各夹掣凸片可为一矩形片,线槽呈H形。在夹固片的两相对端处可分别形成一凹弧部。也可在夹固片的上缘形成一V形缺口或在夹固片的下缘形成一倒V形缺口。还可以在夹固片的上、下缘分别形成有V形缺口与倒V形缺口。
在所述的线槽下方的夹掣凸片端部可形成锯齿部。也可在线槽上、下方的夹掣凸片端部分别形成锯齿部。在所述的两夹固片的上缘处可连设有一连接片。夹固片数量可为二片,相对的插槽为二个。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夹固片中央形成一H形的线槽,于线槽的上、下位置分别朝中央凸伸形成夹掣凸片,可将夹固片的夹掣凸片二端点相对夹紧于光纤导线的披覆层中,以防止光纤导线相对于夹固片之间发生不当转动的问题,具有稳固性佳与牢固的功效,可防止光纤导线与光纤插头间发生松脱。
附图图面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夹固片经由光纤导线穿经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种夹固片经由光纤导线穿经后并经夹紧光纤导线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11: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夹固片的立体外观图。
图号部分:
10光纤插头 11握持部 12中段部
13头部 14平切面 15插槽
16大内径部 161开 17中内径部
18小内径部 20夹固片 21线槽
22夹掣凸片 221锯齿部 23夹掣凸片
231锯齿部 24凹弧部 241V形部
25V形缺口 26倒V形缺口 30光纤导线
31外披覆层 32内披覆层 33芯线
40连接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伸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伸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3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