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整刹车器夹制角度的连接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1221370.5 | 申请日: | 2001-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852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02 | 分类号: | B62L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台湾省南投***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刹车 器夹制 角度 连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连接组件来调节刹车器与随轮轴同步旋转碟片二者间夹制角度的自行车的调整刹车器夹制角度的连接构造。
一般自行车为使车速减缓乃至于完全静止不动,必须经由握压把手牵制刹车线以拉动刹车器,此一刹车系统的连续步骤始能完成。其中,刹车器依研发使用的历程区分为下列几种构造:
夹式刹车器利用连接在车体为对向夹制、反向复位的连动块所组成,而对自行车行进间的轮框部位予以夹制,以完成减速、停止静立的功能。
此一刹车器通常是以螺丝、螺栓或其它螺接物穿过连动块而锁固于车体上,最常见的缺点就是:连动块对应轮框一端所连结固着的刹车片,与轮框的表面并非相对地平行,二者在接触期间,常保留有或大或小的夹制角度,随着磨损期间的增加,刹车片与轮框表面才有可能完全地平行,但刹车能力已受影响,却无其它有效的调整方法。
碟式刹车器是利用基座连结二对向刹车片所组成的刹车器,对连着在车轮轴杆或花毂侧边且置于二刹车片之间的碟片,进行对向夹制以减速静止的刹车目的。
因操作方式略异而区分为:1.刹车线操控的机械式碟刹器,请参阅图1,2.连动液体槽(罐)操控的液压式碟刹器,请参阅图2等,最常见的缺点就是:因组装不易调校中心点、行进间车体的碰撞或其它足以影响刹车效能(如摩擦损耗)等缘故,指使二刹车片与碟片的表面并非相对地平行,仍保留或大或小的夹制角度,此一角度的存在,将使碟式刹车器原本设计为面接触更改为点接触,整体刹车能力深受影响而无法调整。
无论是碟式刹车器或夹式刹车器,适当位置通常会预留有供连接件穿过而与车体联结的孔,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刹车器夹制角度的连接构造。本实用新型在该孔的一端设计为半球形或圆弧形的凹陷状容纳槽,与连接件突出为对应形状的微调部凹凸配合,使刹车器利用刹车片对向夹制碟片时,可自行调节夹制角度而平行于碟片侧边的表面上,以增加接触面积或面摩擦来提升整体刹车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刹车器夹制角度的连接构造,是在连接件上设有圆形或曲弧状的微调部,配合刹车器一端具有相对该微调部形状容纳槽的孔,以凹凸配合方式组装于车体上,可立即反应出刹车的使用态样,顺着刹车片为平行面接触的趋势,自行调整角度而使刹车效能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刹车器夹制角度的连接构造,包括:
刹车器,具有一端为定位槽的孔;
衬套,对应定位槽形状而组装于该孔内,一端为圆形或球形或曲弧形凹陷状的容纳槽,中心位置具有贯孔;
连接件,一端为驱动头,往另端方向具有对应容纳槽形体的微调部与联结部,穿过该贯孔与孔而将刹车器定位于车体上,以凹凸配合方式组装的容纳槽与微调部为基础,对刹车的使用态样可立即反应,并顺着刹车片为平行面接触的趋势,自行调整角度而使刹车效能提升。
该连接件位于车体与刹车器之间的部位,可组装弹性元件。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2为现有刹车器的概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及花毂、碟片间的关系图。
图4为图3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及花毂、碟片之间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显示花毂11组装碟片12而与车体(通常是后叉管)10连着,刹车器13的二刹车片14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插套在该碟片12周缘的某处,预设的孔15一端凹陷为半球形或圆弧形的容纳槽16,另端可设计有凹陷状定位槽17。
连接件20一端为非圆形凹陷(或是突出)状的驱动头21,往另端方向具有对应上述容纳槽16形状的微调部22,与直径小于该微调部22的联结部23,以穿过刹车器13的孔15为螺帽18定位在车体10对应位置上。
上述刹车器13于孔15的定位槽17内可以容纳有弹簧或簧片或其它类似物组成族群之一的弹性元件24,由螺帽18来选择其对刹车器13反向推力的大小,以决定连接件20微调部22与容纳槽165二者吻合的紧密度。
利用刹车系统施力时,二刹车片14立即反应而对碟片14作出对向夹制运动,无论该碟片14组装于花毂11上是否因偏心而产生倾斜角度,该等刹车片14皆会将使用型态回传至刹车器13,以产生下列变化与动作:
a.刹车片14平行贴触在碟片12的侧边,随着刹车系统力量的传递,持续地对该碟片12施予面摩擦的刹车效能,并由弹性元件24吸收刹车器13因刹车动作致生的部分振动力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达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