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助力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01221263.6 | 申请日: | 200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789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兴民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助力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自行车。
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刹车,例如在下坡或需要减速时,当刹车过后,继续行进时,需用比较大的蹬力才可使其达到原来的速度。在刹车过程中,降低了车速,同时也消耗了较多的动能,如何将消耗的这部分动能储存起来,待刹车结束后恢复行进时,用于对自行车的助力,是现有自行车普遍忽视的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节能助力自行车,它能将刹车消耗的动能用于自行车的助力行驶。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节能助力自行车在现有自行车的基础上,增设了摩擦传动机构,储能机构和助力机构。
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轮轴、支座套柔性传动轴组成,摩擦轮轴由支座套支撑,一端可与后轮摩擦接触,另一端联接柔性传动轴。储能机构由蜗杆、蜗轮、储能盘簧、助力盘、壳体组成,柔性传动轴联接蜗杆,蜗轮与蜗杆相啮合,壳体固定于自行车中轴套上,蜗轮装在壳体内的自行车中轴上,储能盘簧内端联接蜗轮,外端联接助力盘。助力机构由超越离合器、刹车带、助力手柄拉线、助力手柄组成,超越离合器内圈固定于自行车中轴上,其外圈联接助力盘、刹车带包裹助力盘外圈,一端联接壳体,另一端通过压簧控制刹车带的松紧并与助力手柄拉线相连接。支座套通过滚轮由弹性拉线控制。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图1是节能助力自行车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C-C向剖视图。
由图1.2,节能助力自行车由摩擦传动机构、储能机构和助力机构三部分组成。摩擦传动机构由摩擦轮轴1,支座套2,销轴3,扭簧4,柔性传动轴5,滚轮6,弹性拉线7组成,支座套2通过销轴3与车架相联接,销轴3上有扭簧4,扭簧4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支座套2上,摩擦轮轴1装在支座套2上,其一端为摩擦轮,另一端与与柔性传动轴5联接。滚轮6装在车架上,弹性拉线7一端与支座套2固定联接,绕过滚轮6另一端与后刹车拉线相联接。
由图2、3、4,储能机构由蜗杆16,蜗轮17,储能盘簧11,助力盘9,壳体10组成。柔性传动轴5联接蜗杆16,蜗轮17与蜗杆16相啮合,壳体10固定于自行车中轴外套上,蜗轮17装在壳体内的自行车中轴上,储能盘簧11一端与蜗轮17固定联接,另一端与助力盘9联接。
由图2、4,助力机构由超越离合器8,刹车带12,助力手柄拉线13,助力手柄18,调整螺栓15,压簧14组成,超越离合器8内圈固定在自行车中轴上,助力盘9与超越离合器外圈相联接,刹车带12包裹助力盘9外圈,刹车带12一端与壳体10相联接,另一端与调整螺栓15,压簧14,刹车拉线13相联接,以调整刹车带的松紧程度,助力手柄18装在自行车手柄上。
节能助力自行车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自行车在下坡或需减速时,捏动后刹车,与后刹车拉线相连的弹性拉线拉紧,弹性拉线绕过滚轮,将支座套拉动,使之以销轴3为中心转动,此时装在支座套上的摩擦轮轴紧靠自行车后轮,后轮的转动带动摩擦轮轴转动,通过柔性传动轴使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在捏后刹车时,助力手柄放松,这时,在压簧14的作用下,使刹车带紧裹助力盘外圈,致使助力盘在一定摩擦力范围内不发生转动,摩擦力的大小可通过调整螺栓调节。此时,在蜗轮的带动下,储能盘簧发生盘绕,从而将能量储存起来,到一定程度,因刹车带的摩擦力有限,助力盘与刹车带发生滑动,储能盘簧不再盘绕,储能过程结束。当松开后刹车时,弹性拉线放松,支座套在扭簧的作用下,使摩擦轮轴与车后轮脱离,储能机构停止储能。
需要助力时,转动助力手柄,使刹车带放松,由于后刹车处于松开状态,蜗轮、蜗杆不再转动,从而使储能盘簧内
端固定不动,盘绕状态下的盘簧将带动助力盘转动,通
过超越离合器,将扭矩传递到自行车中轴上,进而与脚踏配合带动链盘转动,完成助力过程。助力时间的长短、扭矩大小可通过转动助力手柄,调节刹车带和助力盘之间摩擦力的大小来实现。在平时不需助力时,助力手柄放松,由于超越离合器的结构,使节能助力机构并不影响自行车本身的正常行驶。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2、骑行时节能、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兴民,未经魏兴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1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