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绳带头包覆片无效
| 申请号: | 01220154.5 | 申请日: | 2001-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0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道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道隆 |
| 主分类号: | B65D33/12 | 分类号: | B65D33/12;B65D3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绳带 头包覆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绳带头包覆片,尤指包覆于提绳带两端头,并可形成一倒勾部,使得当提绳带穿设于手提袋上的穿孔后,可藉以倒勾设于该穿孔上,以避免提绳袋脱落于该穿孔的提绳带头包覆片。
以往手提袋的提绳带两端头皆是以打结的方式卡固于手提袋的穿孔上,以便于使用者提携手提袋,而此种方式在手提袋的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耗费较多的提绳带体,进而提高生产的成本,且其打结的部分亦造成手提袋在包装上的困难,及空间上的浪费。现有提带绳制造方式是提供一种材料片用来束紧绳带的端部,使其成为带头,另在材料片两侧端缘分别形成有众多对应的带勾部,并在相邻带勾部间形成有一间隙,每一节带勾部与间隙则组成一束片部,该束片部可束设于绳带端部而形成具带勾部的带头。
前述的束片部主要系以塑胶材质所制成,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厚度,故该束片部在束紧绳带端部后往往会产生张力,而使得东片部在绳带端部无法充分密合,并可因过大的张力而使得该束片部极易受力撑开,自绳带端部脱落,而造成生产上的瑕疵,必须以人工逐一检查,以剔除不良品,不但会降低生产速度,且浪费人力及物力;再者,由于该东片部系以黏著剂束固于该绳带端部,而该束片部系完全紧密包覆于该绳带端部,易造成黏著剂不易挥发干固,而延长干固加工的时间长;该束片部在包覆于该绳带后,需由束片部的中央裁断,以形成两绳带的带头,在束片部中央切口处则极易因切口不平整,而会与绳带表面的纤维产生勾纱的情形,将因而影响到绳带外表美观性及生产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绳带头包覆片,主要是降低包覆片的内具张力,减少材料抗力,使包覆片可易于紧密包覆于绳带瑞头,降低不良品的产生,且可避免再以人工作业方式进行检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绳带头包覆片设置有一呈长条带状的带体,该带体主要由具有可弯曲性的材料所制成,该带体两侧各对称设有多个凸片部,另在两相邻凸片部间设有一凹口部,使得两相邻凹口部间的凸片部构成一组包覆片,其中该包覆片适当位置处穿设有多个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使得包覆片以粘结剂包覆固定于绳带端头后,易于使粘结剂快速挥发干固,缩短生产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体的部分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体的部分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覆月包覆于提绳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覆片包覆于提绳带后截断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带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分别是:
1带体,1’带体,10包覆片,12凸片部,122锯齿,14凹口部,16穿孔,18长形孔,182连接部,20提绳带,22毛头部。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设置有一呈长条带状的带体1,该带体1主要由具有可弯曲性的材料所制成,如醋酸纤维等,其厚度则系介于0.5-1.0mm间,该带体1两侧各对称设有多个凸片部12,另在两相邻凸片部12间设有一凹口部14,使得两相邻凹口部14间的凸片部12构成一组包覆片10,其中该包覆片10上穿设有多个穿孔16,主要是用于减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抗力,另在该包覆片10中央处纵向设有一长形孔18,长形孔18两端则具有细小的连接部182,藉以将包覆片10两侧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在制造上主要是将提绳带20沿着包覆片10的凸片部12纵向放置,并加工使得该包覆片10卷覆于提绳带20表面,如此将可使得该凸片部12在包覆于该提绳带20后,构成一呈倒勾状的倒勾部,为使该包覆片10包覆固定于提绳带20表面,在加工时可藉由加热的方式,使得包覆片10两侧边重叠处热接合固定,另可在包覆片10内设以粘结剂,藉由胶合的方式将包覆片10固定于该提绳带20上;当包覆片10包覆固定于提绳带20上后,再藉由切刀经由包覆片10中央的长形孔18截断提绳带20,以构成两提绳带20的端部,如此即可将提绳带20端部穿入手提袋穿孔,并藉由该包覆片10上所构成的倒勾部将提绳带20勾固于穿孔上,避免以往以打结固定时有产生脱落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道隆,未经蔡道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20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多功能电子水处理器
- 下一篇:复合保温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