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辊式分层给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8793.3 | 申请日: | 2001-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77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刚;武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吉泰 |
主分类号: | F23K3/22 | 分类号: | F23K3/22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5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分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链条炉排式工业锅炉的辅助设备,涉及一种可移动辊式分层给煤装置。
传统的单辊给煤装置存在着给煤易失控自流,使煤层厚薄不均,影响煤的燃烧效率。CN2253801Y公开了一种双滚筒式分层输煤装置,这种双滚筒输煤装置虽然克服了单滚结构的缺点,可以实现煤层较均匀分布的目的,但是该装置尚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滚筒并排水平设置,煤呈水平方向运动,输煤不流畅;2、由于双滚中心距固定,一但有异物,进入滚筒之间,容易卡住滚筒,排除故障比较困难,不但加大了维修工作量,而且影响了锅炉正常运行;3、由于采用的是垂直式煤闸板易产生煤粉自流现象,影响分层质量。4、由于筛分器采用的是长短分布的筛条,煤的筛分效果较差,也影响了分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使煤层更合理地按颗粒大小自下而上均匀分层,并且易于排除卡辊故障的给煤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防止炉腔正压燃烧时烧坏煤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双辊输煤装置的改进,可移动辊式分层给煤装置,包括一个长方形壳体,固定在壳体上方在壳体侧面有调节装置的煤闸板,位于壳体中部支承在壳体两侧面的主动辊和从动辊,连接在壳体下方,位于双辊下面的筛篦,其结构的改进要点有:(1)从动辊与主动辊上下倾斜布置,即两辊的轴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18-25度;(2)从动辊可相对主动辊调节中心距,即将从动辊的轴承座做成方形,可沿固定在壳体侧面护板上的导轨滑动,方形轴承座的滑动可通过调节螺栓实现;(3)煤闸板由立式改为倾斜式,即煤闸板与主动辊轴线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20度;(4)筛篦的结构改为梳状,即每根筛条的根部宽、尖部窄,其横截面为棱角形;(5)壳体的背面下方增设有循环水冷装置的煤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1、由于两个辊一上一下倾斜一个角度布置,利于煤的输送,下煤顺畅。2、由于从动辊可相对主动辊调节中心距,当两辊间卡上物体时,可拆下链条,拧动调节螺栓,可使方形轴承座带动从动轴向外移动,增大间隙取出物体,方便地排除故障。3、采用倾斜煤闸板可有效地控制煤粉自流,使煤层薄厚更均匀。4、由于梳形筛篦结构合理,采用它筛分,使煤进入炉膛前更易形成均匀的下层为大块、中层为小块、上层为煤屑的分层布局,透气性好,燃烧充分均衡,提高了热效率,棱形截面的筛条更利于煤的均布,因此性能稳定,节能效果显著。5、壳体的背面在炉膛热量易损害的部位增设了循环水冷煤闸门,可减小壳体的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特别是出现正压燃烧时更有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4是从动辊的调节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视图。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辊式分层给煤装置,包括一个长方形壳体1,固定在壳体上方在壳体侧面有调节装置及升降指示器2的煤闸板8,位于壳体中部支承在壳体两侧面的主动辊10、从动辊9,主动辊和同轴的主动链轮5经链条带动从动链轮4,还包括连接在壳体下方位于双辊下面的筛篦11,筛篦由开启机构7操纵。从动辊9设置在主动辊10的偏上部位,两辊轴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可为18—25度之间,最佳值为20度,利用调节装置3,从动辊可相对主动辊调节中心距,如图4、图5所示,从动辊的轴承座为方形轴承座14,可沿固定在壳体侧面护板上的导轨(13)滑动,方形轴承座14可通过调节螺栓17运动,轴承座上下装有轴承盖16和嵌盖15。煤闸板8与主动辊线垂直方向的夹角可为10-20度范围选择,最佳倾斜夹角为15度。筛篦11的结构如图3所示,呈梳状,每根筛条18根部宽尖部窄,其横截面为棱角形。壳体1的背面下方增设有循环水冷装置的煤闸门12。在壳体1的上方还设有档煤板19,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下面还设有输煤板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由传动系统驱动主动链轮5,带动从动链轮4,分别使在同轴上的主动辊10、从动辊9同向旋传,原煤进入煤斗,可调节煤闸板8与主动辊10之间的间隙,控制煤量,原煤经间隙落入筛篦11,然后落至炉排上,即完成一次输煤过程,以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吉泰,未经康吉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内桶
- 下一篇:单边封盖的机车锁具的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