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变速箱行星轮系无效
| 申请号: | 01218755.0 | 申请日: | 2001-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875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和平 |
| 主分类号: | B60K20/00 | 分类号: | B60K2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45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变速箱 行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变速箱行星轮系(分前轮驱动型和后轮驱动型两种结构)。
目前,汽车采用的性能较好的自动变速箱多采用四个前进档,一个倒档的自动变速轮系。但它们的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增加了自动变速箱的生产成本和使用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零部件数量大大减少,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维修费用的新型轮系。另外根据需要可加装一种超越节能装置,可减少燃料消耗20%左右,同时改善对空气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外壳箱体中,装有两个星排,一根动力输入轴,一根动力输出轴,三个换档离合器和三个换档制动器。由前中心轮,前星架和装在前星架上的三个前星轮,前齿圈组成前星排。由后中心轮,后星架和装在后星架上的三个后星轮,后齿圈组成后星排。动力输入轴和前中心轮结合在一起构成轮系的动力输入件。前星架和后齿圈结合在一起,前进档时,它是前星排的动力输出件,同时又是后星排的动力输入件;倒档时它是前后星排共有的制动操纵件。动力输出轴和后星架结合在一起构成轮系的动力输出件。前星架的前端和动力输入轴之间装有换档离合器C1,和壳体之间装有换档制动器B1。前齿圈和壳体之间装有换档制动器B2,和后中心轮之间装有换挡离合器C2。后中心轮装在动力输出轴上,和动力输出轴之间装有换档离合器C3和壳体之间装有换档制动器B3。
下面分析各档的工作原理:
A、空档:
所有的执行机构都不结合,动力从输入轴上不能传到输出轴上。
B、一档工作原理(见一档传动简图图5):
制动B2、B3。动力从输入轴传给前中心轮,由于前齿圈被B2制动,动力则带动前星轮在中心轮和齿圈之间一方面滚动自转,同时绕中心轮公转,并带动前星架和后齿圈一起转动,这个运动起到了减速增扭的作用;由于后中心轮被B3制动,后星轮则在后齿圈的带动下,一方面滚动自转,同时绕后中心轮公转,并带动后星架和动力输出轴一起转动,动力在这里又一次被减速增扭后送出了变速箱。
根据星排的运动方程和约束方程可求出一档的传动比公式:
运动方程:nt1+knq1-(1+k1)nj1=0 (1)
nt2+knq2-(1+k2)nj2=0 (2)
式中nt1、nt2分别是前后中心轮的转速。
nq1、nq2分别是前后齿圈的转速。
nj1、nj2分别是前后星架的转速。
k1、k2分别是前后中心轮与前后齿圈的齿数比。
一档约束方程:nq1=0、nt2=0 nj1=nq2
将一档约束方程代入运动方程(1)和(2)得一档传动比公式:
i1=nt1/nj2=(1+k1)(1+k2)/k2
C、二档工作原理(见二档传动简图图6):
制动B2、结合C3。动力从输入轴传给前中心轮,由于前齿圈被B2制动,动力则带动前星轮和前星架作减速增扭运动后传给后齿圈。C3的结合将后星排锁定,后星排只作牵连运动把动力传给输出轴。因此,前星排的传动比就是二档的传动比。
二档约束方程:nq1=0
将nq1=0代入(1)式得二档传动公式:
i2=nt1/nj1=1+K
D、三档工作原理(见三档传动简图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和平,未经王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前进倒退的换档装置
- 下一篇:真空保鲜储存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