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化床烟气洗涤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8355.5 | 申请日: | 200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3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飚;陈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芳;何东飚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萧山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化床 烟气 洗涤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除尘装置,用于燃煤烟气脱硫除尘及工业性粉尘污染治理。
目前常见的脱硫除尘器有双筒、文丘里管、干式多管几种类型,由于其脱硫除尘效率较低,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完全不能满足要求,且它们绝大多数用天然花岗岩堆积而成,因此在处理高温烟气时常常裂开造成漏气漏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及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制造出一种高能量、低能耗、无漏气漏水的高能量流化床烟气洗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式高能量流化床烟气洗涤器,是由切向或轴向进气口、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喷头、脱水筒出气口、排污口、排水管等组成,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2)、离心脱水器(11)和脱水板(14)由下向上布置,且分布在由连接管(10)连接的两个筒内;
下部外筒(1)中心布置对向喷头(5);
脱水筒(12)底部设有外置式排水管,连通下部外筒(1)的锥形底。
采用进口特种不锈钢圆形,上盖及下底为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高能量流化床烟气洗涤器与现有的双筒、文丘里管类型除尘器相比,避免了漏风漏水现象,且外形美观轻巧,与干式多管除尘器相比,除尘效率可从90%提高到98%以上,脱硫效率可以从0提高到8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示意图;
图4为离心脱水器示意图。
由图1所示:下部外筒1内含一个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2,燃煤烟气(或工业废气)由烟气进口3进入下部外筒1,分别进入悬挂在下部盖板4上的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2,经过之后形成高速旋转气流。设置在下部外筒1中心对向喷头5将外接水管供给的水(或碱液)喷入高速旋转气流中,水随着烟气流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颗粒的水和尘埃被甩到下部外筒1内壁形成水膜,并流至锥形下底6的排污口7流出,小颗粒的水和尘粒被带进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2进行再次高速旋转强化接触,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部分水和尘埃被甩出接触器2叶片上的排放孔8跟随大颗粒的水和尘埃流出排污口7,未被甩出排放孔8的水和尘粒流至设在接触器底部的锥形出水口9流出。这样,周而复始,双重洗涤双重接触,达到高效率的脱硫除尘之目的。气流从折向导流强化接触器顶部的连接管10上升至连接管10顶部相连的离心脱水器11,由离心脱水器把洗净烟气甩到脱水筒12内壁,水滴由内壁沿流至设在脱水筒12底部的排水管13,烟气上升再一次经脱水板14拦截脱水,达到很好的水气分离之目的,干烟气由脱水筒顶部的出气口15排出。
其最佳实施方案是整体结构内外用特种不锈钢(特种金属材料)制作,下部外筒1内壁用花岗岩内衬,烟气进口3采用切向或轴向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芳;何东飚,未经陈红芳;何东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8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