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强型有线电视数据语音接线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1217186.7 | 申请日: | 200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461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智永明;徐贤萍;刘文田;何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02 | 分类号: | H04B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12***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有线电视 数据 语音 接线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应用于宽带到户弱电集成系统的增强型有线电视/数据/语音接线模块。属综合布线技术领域家居布线范畴
现有技术:同前宽带网的链路建设带宽是100MHz,只是由于网络主干的限制,到户应用设计成10Mbps。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中,应遵照相关布线标准,保证链路带宽,保留发展空间。不能标准化且不能保证整个链路的100MHz的带宽。为配合宽带网建设,必须解决户内布线问题,同时,应综合考虑电视、电脑、电话、家居安防、数字家电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将户外电视、电话、宽带等应用电缆接入弱电系统集成箱中,与户内相应电缆进行箱内集成,从而不仅保证了户内带宽,又能保证传统应用的灵活配置,使综合布线理念扩展应用到家庭中,为用户解决宽带网入户时的高速瓶颈问题和语音、有线电视、安防等弱电集成问题,同时也扩展了综合布线的市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模块板10上固定的在正面操作的有线电视双向三分配器上设四个有线电视接触插孔,它们是输入插孔1和输出插孔2、3、4,在模块板10的右上方装有RJ45插座模块5、6、7、8、9、10、11、12,右下方装有开关器13,模块板10的背面装印制板,印制板上的RJ45插座模块8与RJ45插座模块12间对应相接,RJ45插座模块7中的一对线通过印制板与RJ45插座模块5、6中的一对线相接,RJ45插座模块7中的另外三对线通过印制板分模块5、6中的一对线相接,RJ45插座模块7中的另外三对线通过印制板分别与RJ45插座模块9、10、11中的一对线相接,开关器13通过印制板与RJ45插座模块7、9、10、11对应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可满足宽带到户后大部分家庭的配置需求,选用双向有线电视分配器,为将来的VOD视频点播预留了空间;语音接口可灵活组合;数据接口性能达到5类国际标准,可实现高速上网,与家用小型集线器组合,还可扩展其数据接口,达到多部电脑同时高速上网的目的。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接线模块进行组合搭配。
附图是增强型有线电视/数据/语音接线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0是模块板,1、2、3、4是有线电视接触插孔,5、6、7、8、9、10、11、12是RJ45插座模块,13是开关器。
对照附图,在使用时有线电视通过外线接在有线电视接触插孔1上,户内有线电视线接在有线电视接触插孔2、3、4(三台)上,数据外线通过RJ45插头连接在RJ45插座模块8上,户内数据线通过RJ45插头连接在RJ45插座模块12上,达到户内、外数据线相通,户外电话线通过RJ45或RJ11插头连接在RJ45插座模块7上,户内电话线通过RJ45或RJ11插头连接在RJ45插座模块5、6、9、10、11上,RJ45插座模块5、6为同线电话,用户可通过开关器13调节RJ45插座模块9、10、11、5、6之间的同线,实现同号与异号功能。
该模块不仅具有普通型有线电视/数据/语音接线模块的全部功能,而且在其基础上,扩展了语音的应用,可连接1~4部外线电话,并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更灵活的并线组合。操作上除有线电视外全部采用RJ45接口形式,且全正面操作,使用更为方便。接线模块的印制板组件是实现模块功能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7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