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沉积物腐蚀因子原位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16889.0 | 申请日: | 200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素兰;刘增文;段继周;侯保荣;李相波;马士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7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沉积物 腐蚀 因子 原位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沉积物腐蚀因子原位检测装置。
在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和海底沉积物腐蚀因子调查中,测试pH、Eh、En、有机碳、碳酸盐时,通常从海洋工程地质取样器中抓取部分沉积物,在室内进行测试,很容易使沉积物的结构状态受到破坏,故测试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状态,还可以引入人为误差,取样费时,费力,而且不能直接观察各层次的面貌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沉积物腐蚀因子原位检测装置。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一种水下沉积物腐蚀因子原位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有一筒形壳体,它的侧壁上有多排检测孔,它的上、下部分别装有上紧固套和下紧固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沉积物中腐蚀因子及其它因子可原位检测:2、能观察样品各层次的面貌;3、钢制的下固紧套6下口的边缘既坚硬又锋利,使得取样省力、省时。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一筒形壳体4,由两个半圆筒组成,它的侧壁上有多排检测孔3,它的上、下部分别装有上紧固套1和下紧固套6。上、下紧固套1、6分别通过紧固螺钉5将其与壳体4紧固在一起。上紧固套1上装有把手2。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用它现场取样,再将检测探头插入检测孔,即可进行各因子的原位检测。将上、下固紧套1和6取下,打开壳体4即可清晰地观察样品层次(纵剖面)的面貌。使用特别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油烟机过滤器
- 下一篇:高精度土壤腐蚀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