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四角灯自动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6809.2 | 申请日: | 200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70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鹏翔 |
主分类号: | B60Q1/34 | 分类号: | B60Q1/3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耀文 |
地址: | 25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四角 自动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信号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机动车四角灯自动控制器。
目前,社会上正在使用和制造中的机动车,其中摩托车大都只设置有转向灯和照明灯,而没有设置防雾灯和警示灯,因此在阴雨浓雾天气行车或夜间路边停车时缺少警示信号,这是现有各类瘴托车存在的一种不可克服的缺陷。各类汽车虽然设置有防雾灯和警示灯,但其转换采用手动方式,因此,具有操作繁琐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的实现转向灯的任务,且可通过自动转换电路实现防雾灯和警示灯任务的机动车四角灯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取以下方案实现的。在机动车上的蓄电池的正极端依次串接有点火开关、闪光器,在闪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向开关,转向开关的二个常开触点分别通过二个正向串接的二极管后分别与前左、后左及前右、后右转向灯相连接。转换开关的二个常开触点还分别与二个二极管的正极相连接,该二个二极管的负极短接后与由继电器线圈、二极管及RC电路组成的并联电路相连接,闪光器的输出端依次与四角灯开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相串接后与二个二极管的正极端相连接,该二个二极管的负极端分别与前左、后左及前右、后右转向灯相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当闭合四角灯开关后,闪光器输出的电源将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二个二极管后分别送入前左、后左及前右、后右转向灯,使四角灯同时闪光,从而实现防雾灯和警示灯的任务。当正常使用转向灯时,根据需要闭合转向开关的任意常开触点,该触点将闪光器上的电源通过二极管送入相对应的左或右转向灯,同时该电源通过二极管送至继电器的线圈,使其工作切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从而实现点亮转向灯的任务。
由于采取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特点:一是不仅具有转向灯的功能,同时具有防雾灯和警示灯的功能;二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宜于普及的特点;三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机动车厂家对现有机动车信号灯电路的改进,也可适用于对社会上正在使用中的机动车进行改装。
以下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如下: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E为蓄电池、S为闪光器、K1为点火开关、K2为转向开关、K3为四角灯开关、K4为继电器的常闭触点、L为继电器的线圈、D1-D7为二极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X1为前左转向灯、X2为后左转向灯、X3为前右转向灯、X4为后右转向灯、Y为转向讯向器。
根据附图,在机动车上的蓄电池E的正极端依次串接有点火开关K1、闪光器S和转向开关K2,转向开关K2的二个常开触点K2-1和K2-2分别通过二个正向串接的二极管D3和D4后分别与前左、后左转向灯X1、X2和前右、后右转向灯X3、X4相连接,该转向开关的二个常开触点K2-1和K2-2分别正向串接有二个二极管D5、D6,D5、D6的负极端短接后与由继电器线圈L、二极管D7及RC电路组成的并联电路相连接,闪光器S的输出端依次与四角灯开关K3、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4相串接后与二个二极管D1和D2的正极端相连接,二极管D1和D2的负极端分别与前左转向灯X1、后左转向灯X2及前右转向灯X3、后右转向灯X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鹏翔,未经郑鹏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6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旱地滑雪板
- 下一篇:利用通用串行总线和记忆芯片的可移动存储装置